搜索
 

促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

2018年12月26日 10阅读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如果没有两江新区免费提供的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我们编制环评报告需要4-8周,而现在,只用了一半时间。”入驻两江新区的日立汽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在编制新工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时,依托两江新区环保分局提供的统一监测数据,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近3万元的费用。

这样的方便快捷,得益于两江新区持续在生态环境领域推动的“放管服”改革。

压缩审批时限优化环评服务

除了统一监测为建设项目提供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方便企业编制环评报告,两江新区还充分发挥环评专项资金作用,明确环评文件评估及专家费用支出方式。据悉,2018年,两江新区利用环评资金,为264个项目提供专家技术审查费,为建设单位减负44余万元。

此外,两江新区环保分局还制定《两江新区环保分局提高环评审批质效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将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及时调整为20个工作日内(法定公示期除外),环评报告表的审批时限及时调整为10个工作日(法定公示期除外)。“与此前相比,时限压缩约50%,真正实现了行政审批的高效服务,助力两江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财鑫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生产线项目就是环评审批时限压缩的受益者。在环评报告表的审批过程中,环保分局采取在技术评审、公示阶段完成报告修改、批文拟写,容缺审批等方式,在保证审批质量的前提下,6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审批。

促高质量发展环评审批避免“一刀切”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一直将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给予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扶持。

基于此,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开发开放理念融为一体,支持优质项目落地,也成为两江新区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中的应有之义。

今年5月,两江新区环保分局收到重庆神华薄膜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神华)送来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依法依规,促生态优先;实事求是,助绿色发展”。

这面只有18个字的锦旗,成为两江新区探索生态与发展“双赢”道路的注脚。

去年1月,重庆神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拟落户两江新区水土高新生态城。该项目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横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五大领域,也横跨了两江新区大力培育的3大优势制造业、3大特色产业以及新区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七项,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但由于神华项目工艺复杂、国内无成熟工程案例,环评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推进存在巨大困难。

为落实重庆市政府和两江新区管委会对神华项目落地水土园区的决策部署,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环保分局上下积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开展了全力支持项目落地的科学论证。

在此期间,环保分局先后组织协调会议20余次、技术咨询论证会议10余次、外出考察2次。通过可行性论证,统一了神华公司、环保专家以及环评单位等各方面对于项目环保要求的认识,夯实了神华公司的环保主体责任,明确了项目依法依规审批的要件。两江新区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在经过长达数月的反复锤炼和完善后,神华项目最终于2017年10月31日全面满足环评审批条件,如期通过环评审批。

重庆神华项目问题的解决并非特例。近年来,两江新区通过强化靠前服务、创新工作方法、集中审批职能、优化审批流程、加强中介机构管理、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等措施,统一了受理平台、缩短了审批时限、规范了环评服务等,先后完成了京东方液晶显示器件、万国半导体芯片、北京现代汽车等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

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以往,厂里等待危废收集处理是件费力又吃亏的事儿,因终端回收处置单位迟迟不按时到企业及时转运危废,导致企业危废超量贮存于企业内的暂存场所的情况时常发生。”两江新区的一家中小企业透露,有的终端处置除了不按约定时间来收运外,更直接拒绝和危废产生量小的企业签订处置协议。

为此,两江新区实施了危险废物集中收集暂存运维试点,替几十家企业化解了“危废产生量少处置难”的困境,帮助企业降低了危废管理和处置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通过两江新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暂存运维试点,拓展协同处置等终端处置利用方式,拓宽跨省转移处置通道,采用第三方运行维护等方式,有效帮助辖区企业实现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更上台阶,有力解决了非企业主观原因造成的超期、超量暂存危废,导致企业危废暂存爆仓,危废堆放不规范,露天堆放不能满足“防扬撒、防流失、防渗漏”的“三防”要求等问题,避免可能带来的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和环境违法行为发生。

此外,为了从源头上加强企业治污主体责任意识,两江新区还针对企业在督查专项行动中被发现的普遍性环境违法问题,积极开展针对性培训,每月还会印发简报,将环境重要信息及时告知企业。

凭借着依规履行环保职责,实事求是服务绿色发展,2017年,两江新区环保分局荣获“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在8年的开发开放中,两江新区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而遭受破坏,反而在稳步改善。

公开资料显示,两江新区御临河国控断面水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Ⅱ类水质要求,盘溪河、肖家河、跳墩河3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新区水环境安全保持稳定;土壤、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截至12月25日,两江新区今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提前完成《两江新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的目标。此外,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临近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2.5二级浓度限值的35微克/立方米,这是自2013年国家实施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以来,两江新区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最好成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