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邓玲:合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2018年12月26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发达国家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自主集聚—要素驱动—市场驱动—创新驱动的过程,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主导产业高新化。在产学研结合模式推动下,发达国家工业园区大量引进高技术和智力资源改造传统产业,设立研发中心、科技园和孵化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工业园区通过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原有产业的高技术改造,逐渐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荷兰飞利浦工业园区转型为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就是工业园区主导产业高新化的典型。改造后的飞利浦工业园区成为世界闻名的智慧港,每平方公里的人均知识专利数居世界第一,2013年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智慧的园区。

运行管理市场化。多方主体构成的基金会成为工业园区主要管理者,既有效发挥政府集中统一规划、发展风险较小的优势,又发挥市场独有的创造性和活力;大量采用企业战略性营销管理模式,提升工业园区营销能力,增强工业园区的企业、资本和人才集聚能力;引入中介机构分担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职能,使服务和保障工作更加灵活高效;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保持工业园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美国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法国法兰西岛科学城等工业园区,是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典型。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由三角基金会管理,基金会由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代表构成。三角基金会仅负责园区的建设和规划,园区的其他服务功能则由市场承担,有效提高了园区管理服务效率。

园区功能城区化。为提高员工生活质量、节约通勤时间和成本,发达国家工业园区强调工作地和生活居住地紧密结合,增强和完善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公共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城市功能,建设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留驻的城市新区和充分发挥人才创新作用的智慧密集区。其主要做法是:增强工业园区生活服务功能,吸引人才和创新企业留驻,汇集智力、资金等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园区规划设计中融入增加交流机会、拓展生态空间、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等理念,最大限度挖掘人才创造潜能;增强工业园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服务功能,细化产业分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推动园区产业发展。法国的索非亚高科技园区就是从产业孤岛向科技新城和产业带发展的典型。该园区并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支撑,但通过发挥地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优势,建设网络化社区,完善商务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人才入驻。

园区建设生态化。发达国家工业园区积极探索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和污染物“零排放”的发展模式,创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规律,把不同企业和产业联系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系统,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目前,生态工业园区有改造型、全新规划型和虚拟生态型三种模式。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对园区内现有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技术改造,同时针对园区现有产业的生产和排放特点,培育引进关联企业,补充物质能量循环链中的缺失环节,建立园区内废物和能量交换系统;全新规划型生态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就对园区产业链、循环链进行设计,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物料循环利用、能量梯次流动的工业生态系统,并以此为依据引进关联企业,形成生态工业链和生态工业网;虚拟生态型工业园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立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系统,进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关联产业,形成资源充分利用的产业集团,使产业链和循环链的完善突破地域限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