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北市民中心屋顶图书馆。
为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国际化社区建设进程,11月20日至11月23日,成都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荣华带领基层治理和社事局、规划建设国土局、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以及华阳、万安、正兴、兴隆街道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先后赴上海、杭州考察学习国际化社区建设工作。
在实地考察后,天府新区将站高谋远,树立“筑巢引凤”的胸怀视野,借助“平地立城、白纸画图”的独特优势,探索社区建设新路子,计划在天府新区高标准、高起点全域化规划建设国际化社区。
■探寻治理模式
学习优秀治理经验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和融入国际化舞台的桥头堡和先驱,立足外籍人士较大规模居住占比的现实条件,探索建立了在国内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国际化社区标准体系。杭州,以社区治理为抓手,将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文化交流融入国际化社区建设,构建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社区场景。总体来说,上海、杭州国际化社区建设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点是以需求为导向,实施精细精准服务。上海仁恒滨江园小区,5000名居民中,有近60%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30%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被誉为“小小联合国”。为了方便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与交往融合,社区利用小区公共空间设立了超市、家政、洗衣、理发、幼儿园等生活服务设施,充分满足了居民多样化、便利化需求。
第二点是整合资源,多元参与社区治理。上海的碧云社区、古北社区通过整合资源,将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由政府自建或全资租用,并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社区居民和驻地商家可在社区空间以“公益+商业”模式,从事就业创业活动,以公益、普惠为主要供给方式,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品类服务。同时,在政府引导、街道扶持的作用下,社区大量培育社会组织和社区自组织。社区积极发掘和培养意见领袖和热心能人,共同参与社区和小区治理。社区建立了居民议事厅,以居委会为主体,依托社委会,融合中外议事员,参与解决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第三点是分级负责,创新管理机制体制。杭州馒头山社区服务重心下沉到小区,行政管理职能重心在街道,由区上保障一批高素质社工队伍作支撑。社区“两委”成员、专职社工有15人左右,各占一半比例。社区依托“一厅一岗一坊”(迎客厅、百通岗、商议坊),办公服务场所集约使用,服务力量专职专业。
第四点是文化浸润,实现居民互助融合。2015年10月,杭州上城区启动馒头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依托原有居民房屋、古街旧貌,尽可能保留历史文化遗迹,沿用南宋地名,改善了居住环境,也留住了文化乡愁。上海古北社区“融情厨房”交流中西菜式烹饪技法,昆曲艺术家赵云健向外籍人士推广昆曲艺术,开设古筝课堂,以文化为切入,实现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融合。
■找准自身短板
提出社区打造新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目前,成都市委社治委对天府新区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在2022年前建设6个国际化社区,即华阳街道安公社区、龙河社区、南山社区,万安街道麓山社区,正兴街道天府中心国际化社区和兴隆街道科学城国际化社区。
天府新区具备国际化元素的社区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教育、医疗、购物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处于规划实施阶段,要素供应相对不足,软硬条件相较主城区有一定差距,与上海、杭州已建成的国际化社区相比差距明显。社区活动场所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健全,涉外服务力量、平台不足。因此,天府新区提出建设全域国际化社区。“全域”分为“全地域”、“全领域”两个不同的维度。“全地域”是指将新区已建、待建的所有区域全部纳入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不仅为外籍人士提供保障支撑,也让新区居民共享国际化品质的标准和服务。“全领域”则是指立足规划引领,将国际化社区构成要素纳入形态、业态、文态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打造成国家级新区对外开放的标杆样板。
■多层次工作驱动
建构全域国际化社区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品质和谐宜居国际化社区,增强天府新区对外开放吸引力和软实力,天府新区未来将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措施、建立推进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国际化社区建构的推进工作。
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首先是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天府新区正抓紧拟制《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全域国际化社区的建设标准和推进措施》《全域国际化社区的扶持政策》3个纲领性政策文件,为新区建设国际化社区提供明晰的目标路径和推进举措。其次,是按规划分步推进。结合机构改革和镇街体制改革,强化镇街管理职能,探索社区发展治理向社区下沉、向小区延伸。尽快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待遇,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增强社区人才队伍活力。加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政策规范和资金引导,发挥社会多元参与的最大效能。
在完善保障措施方面,天府新区将国际化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新区、镇街两级财政的相关经费投入,利用市级、新区两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激励资金,以奖代补助推国际化社区建设。同时,制定国际顶尖人才(团队)、知名企业、“高精尖缺”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以及外籍人士参与社区事务的激励办法。探索建立涉外专业社工人才选拔、培育、使用机制,为国际化社区建设提供队伍支撑。此外,借助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以及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社会学系等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依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天府新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研究基地”,为国际化社区提供政策研究和理论支撑。
在建立推进机制方面,天府新区将建立国际化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基层治理和社事局,统筹协调推进此项工作。同时,以华阳、万安、正兴、兴隆街道为主体,相关部门支持配合先行开展国际化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今后,天府新区将着力完善国际化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深入推动建设服务完美社区,切实优化实现全域国际化社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