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新区: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发展基石

2018年12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贵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理念,构建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以优良的城市基础功能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交通建设方面,新区规划“九横十纵”骨架城市路网系统,总计794公里,包括东纵线、高峰山大道、贵安大道三条城市快速路,总长约71公里。同时,新区构建多模式混合型公共交通系统,形成以轨道交通、中运量交通为系统骨架,以地面常规公交为系统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并以枢纽作锚固,实现多网无缝融合。

  目前,新区已建及在建城市道路总长约474.6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约49.8公里,城市主干路约243.7公里,城市次支道路约181.1公里。

  污水处理方面,新区规划建设了5座污水处理厂,处理总规模24.64万吨/日,现处理规模11.32万吨/日,规划截污干管170公里,目前已建在建截污管约100公里。

  据了解,湖潮污水处理厂2014年1月开工建设,2017年4月开始试运行,承载湖潮排水区84.73平方公里,约20万人口的污水排放;马场污水处理厂2014年1月开工建设,2015年5月正式运行,承载马场排水区36.52平方公里,约10万人口的污水排放;龙山污水处理厂2014年1月开工建设,2017年4月试运行,可承载龙山排水区36.52平方公里,约10万人口的污水排放;南部污水处理厂2014年1月开工建设,承载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党武排水片区73.9平方公里,26万人口的污水排放;高峰镇污水处理厂2014年8月开工建设,2015年4月正式运行,承载高峰排水片区6.5平方公里,约3.5万人口的污水排放。

  电力设施方面,2014年6月30日,新区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林卡变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9月开始预防性试验工作;2014年11月,220千伏党武变电站开工建设,2017年2月投运完成。截至目前,新区共计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总变电容量640兆伏安。

  “新区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用电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但新区变电站基本能保证群众和企业稳定用电。”新区规建局城市建设管理处负责人张伟说。

  到2017年,新区已有7个天然气管道铺设完成,并点火通气。2018年5月,新区14个安置点民用燃气管道工程全部完工。目前,新区已建设完成“贵安高中压调压站”“清中高中压调压站”“三纵一横”“六横一纵”燃气管网,累计敷设燃气管道260公里,其中贵安燃气公司已完成燃气干线工程线路7条,共计111公里。另外在建线路16条,共计85.3公里,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

  环卫设施方面,2017年底,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2018年10月,贵安生态新城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同年12月19日,马场科技新城垃圾转运站和高峰镇垃圾转运站常态化运行。

  “4个垃圾转运站全部投用,转运规模达790吨/日。这也意味着新区‘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正式建立。现在,新区生活垃圾大多运往燕楼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张伟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