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中国江西网记者获悉,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商务部近日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排名首次迈入全国百强行列,位居第84位,较2017年进位48位。这标志着该区“百强经开”的目标顺利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再上新台阶。
对于萍乡经开区来说,这份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据悉,此次考核评价以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情况为指标,对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进行了全面“体检”和量化评价。在刚过去的一年,萍乡经开区紧紧围绕打造“千亿园区、百强经开”的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工业产业化、城市生态化、惠民常态化,在五大指标考核中均表现优异、成果倍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主要驱动力。
产业集聚引领转型升级
该区进一步强化工业主体地位,确立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以现代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为主攻产业的“1+3”产业发展格局。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24.31亿元,同比增长7.9%,列全市第一;税务系统完成20.29亿元,同比增长18.3%,列全市第一;税收占比为83.5%,列全市第一;新引进省外投资2000万以上项目32个,同比增长100%;1-11月完成工业增值税8.17亿,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5.85%;预计全年完成园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30亿,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2%。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新引进单个投资额达60亿元的星星科技、哈工智能等知名企业两家,招大引强实现历史性突破;树立“亩产论英雄”理念,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国内智能家居网关市场销售份额居前列的深圳磊科实业注册成立的江西网是科技已经建成投产,本地龙头企业甘源食品持续扩大产能,已顺利完成股改有望在主板上市;出台“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扶持政策“十八条”,投资强度和经济效益逐渐显现,新增“四上企业”2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家;专门为培育企业上市设立的新三板产业园,目前已落户企业20余家,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可达200亿。综合实力不断得到嘉奖,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融资质押试点园区”“国家循环改造重点支持园区”“2018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百强”等国家级荣誉。
科技创新助推跨越发展
该区立足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地,率先在全省搭建了集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科技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等为一体的“产学研平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数量均位列全市第一。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级创新技术联盟3家,省级创新协同体5家。2018年8月,该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江西省首家获得验收通过的试点园区,正式进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申报。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吸引12名专家教授常驻,累计引进或转化高校成果200余项,德博科技杨启清、慧成精密机电黄若、蓝翔重工李凯等三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安源通风与安徽理工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工业粉尘治理技术创新研究”项目上开展合作,推动“政、产、学、研、金、用”六位一体、协同创新。蓝翔重工《煤矿岩石井巷安全高效化精细爆破技术及装备》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土资源组二等奖,为全市近三十多年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该区首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
“五型”政府提升行政效能
该区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一线工作法”,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用地难、办证难、融资难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创新建立与“一线工作法”相适用的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通过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实现“全程网办”和“一网通办”,切实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全面精简审批事项,在原有226项前置审批的基础上,经过取消、前置改后置,只保留34项,较之前减少了85%,近两年全区新发展各类企业数量每年在900家以上,新成立个体户每年超过1200家,为企业减费2585万元。在原来各2.5亿元架桥汇盛、皓熙汇达两只股权投资基金的基础上,新设立10亿元“倍增计划”产业引导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方式投资企业,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经开区企业与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的精准无缝对接机制,让更多天使投资、风投基金、产业基金和各类金融产品全面融入经开区,并通过财园信贷通、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小微债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