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色化”镌刻贵安生态美卷——贵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发展综述(二)

2019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绿,是发展的底色。

  绿色化,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新区的使命重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贵安新区肩负着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托。

1.jpg

美丽的月亮湖  (谢佳杰 摄)

  五年来,贵安新区在建设发展中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区时提出的“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大生态”战略实施推向纵深。

  五年来,贵安新区向生态要绿色。

  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大力实施“绿满贵安三年计划”,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安平生态区……绿水青山的大美画卷正在贵安大地徐徐展开。

  五年来,贵安新区向生产要绿色。

  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着力搭建绿色出行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快特色农旅发展,以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未来正在贵安大地变为现实。

  五年来,贵安新区向生活要绿色。

  高标准建设5座污水处理厂,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为契机大力实施垃圾治理,实施绿色建筑打造绿色家园,加快环城水系和城市绿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环境在贵安大地显露雏形。

  栽绿护水地洁天蓝,大美贵安锦绣花添。

  过去五年里,贵安新区敞开了绿色画报、汇聚了绿色智慧、凝聚了绿色共识、探索了绿色路径、积累了绿色经验、打造了绿色样板。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贵安新区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光荣使命,牢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家园、实现绿色崛起,是每个贵安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不断追寻的贵安梦。

  绿色,点亮生态新风采

  驾车行驶在贵安大道,道路中央的隔离带和两旁的绿化带上,青青乔木与低矮的灌木错落有序、别生雅致,葱茏的绿色顿时让人神清气爽。

  “只要有空,我都会沿着河边走边看,如果发现垃圾马上就清理。自从当了河长,我现在每天的微信步数都是5位数以上。”为了保证麻线河流域河水的干净清澈,高峰镇岩孔村村主任马小正不辞辛劳。

  治水之道,核心是治理水资源,关键是留住水资源。肩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贵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始终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加强生态保护和维护,着力打造山青水绿天蓝地洁的绿色家园。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区着力打造“绿色水系”——

  过去五年中,新区紧盯河湖水源治理,全面推进河长制,并在治理过程中坚持创新,不断探索河湖水源治理管理新模式,奋力将碧水蓄在新区大地,把清泉送到百姓家中。新区同时扎实推进松柏山水库周边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环城水系,大力实施河道治理,切实为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守住生命之源。

  过去五年中,贵安新区始终围绕打造“全国海绵城市贵安样本”的目标,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全域海绵”理念,探寻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的城市发展模式,打造一个会“呼吸”的绿色家园。如今,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已遍布道路、公园、社区、学校、医院等区域,并搭建了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综合管理平台。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区着力打造“绿色样本”——

  过去五年中,新区聚焦山地森林保护,组织全区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活动,推进新区山头美化绿化工作,做大做好“山头绿化”文章。如今,新区森林覆盖率比刚设立时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放眼望去,一山一景、一山一品、一山一特的景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山水人文两相宜,是自然生态在与人类生活和谐共生中,最完美的状态。这五年里,新区依托山水本底,推进各类生态公园建设,重点推进松柏山国家湿地公园、北斗湖湿地公园、高峰山公园、大松山生态观光园等十大生态公园、月亮湖公园、七星湖公园、星月湖公园等城市公园和一批体育、历史、民族、动漫、音乐等主题公园建设,新区内各类公园将达到100余个,把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人在景中游、景点城中留”的城市生态体系。

  绿色,孕育发展新动能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破题生态保护的根本之策,进行绿色生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推动绿色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2018年4月11日,新区绿色金融港南北裙楼室外道路、管网、绿化等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不久后,贵安大地上再添一地标性建筑,同时也寓意着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将迎来新阶段。

  同年5月25日,2018数博会贵安大数据+绿色立体出行论坛在贵安新区举行。

  这些新区建设发展中的亮点,都是贵安新区在绿色发展中创新探索。

  自设立以来,新区牢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相互促进同发展,奋力走出一条绿色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的发展新路。贵安新区用绿色产业推动生产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新兴业态融合发展。

  五年间,新区始终将产业发展的目光聚集在以大数据为统领的高科技产业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发力方向,形成与大数据融合的“端+车+屏+芯”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国南方数据中心,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五年间,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富士康、美国高通、华为、腾讯、浪潮、苹果、白山云等大数据及关联企业相继进驻,中德西格姆、联影医疗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引领性项目先后落地,让新区逐步形成了产业绿色化、园区生态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依托中国·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新区不断扩充绿色产业链源头资源,着力打造绿色技术资源库。

  五年间,新区全力做好“农业+”文章,同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在丰富绿色旅游资源上,新区以“农业+旅游”为抓手,围绕自然山水,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让良好的生态风貌从自然资源转变成为绿色生产力,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年间,新区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聚焦绿色发展,创新金融模式,为新区乃至全省的绿色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

  绿色,引领生活新理念

  2015年9月2日,“一座天然氧吧,一所生态公园。来到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多年的鼻炎感觉都要治好了。”

  2016年10月3日,“云漫湖公园才开业一个月,今天就有这么多游客,东方瑞士果然震撼,不虚此行啊!”

  2018年3月13日,“现在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吃饭、购物都不用带钱包,直接扫码支付,真方便。”

  2018年7月2日,“还有一年就本科毕业啦,感受了一把‘共享汽车’,实习期间,学校公司两头跑,都靠它啦!”

  这是贵州医科大学2015届临床医学系学生崔毅大学五年间所发的朋友圈,一条条文字,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展示了新区构筑绿色屏障,打造绿色家园实现绿色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五年中,探索新型城市绿色未来是新区承载的使命。

  新区大力保护城市绿地,加快建设环城水系,坚持绿色富区、绿色惠民,建设美丽贵安。同时,在绿色建筑工程方面,新区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绿色建材,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一座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绿色生态城市已跃然纸上。

  这五年中,打造干净清洁的绿色家园是新区勇担的责任。

  高标准建成5座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400余公里,建设截污工程一期和尾水排放通道;制订出台《贵安新区生态环境负面清单》,将环境影响评估作为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严拒重污染企业落户新区;着力实施垃圾分类处理,4个乡镇的4个垃圾转运站已完成建设,全部投入使用;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意见整改落实,清理170厂非正规垃圾堆放场存量垃圾……

  这五年中,构建立体出行的绿色交通是新区织就的蓝图。

  加快建设城市慢行系统,构筑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交通计划,发展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打造舒适宜居、绿色低碳示范区;构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模式,建设智能交通系统,降低交通能耗;建设优化由“人+绿道+自行车”构成的城镇慢行交通系统……

  更整洁的村容、更优良的生态、更多彩的文化,正在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贵安最靓注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