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苏常熟: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19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经济参考报

江苏省常熟市民营经济活跃,制造业发达。近年来常熟市以市场牵引创新,用创新驱动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向更高质态迈进。截至去年,常熟全社会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40亿元,在全省各县(市)中名列前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8家、高新技术产品363只,省高新企业培育入库84家。

需求牵引,精准供给科创资源

汽车产业是常熟正在崛起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在常熟汽车产业培育过程中,当地企业普遍面临这样的难题:想改造优化生产线,但不知如何改造、找谁改造。捕捉到企业需求后,常熟高新区主动与日本三菱电机、丹麦优傲机器人等公司共建,设立菱创智能科技(常熟)有限公司作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协助企业进行高水准技术改造。

菱创智能科技以“大卖场”形式集中展示应用于汽车、3C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定制机器人,并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引进,通过本土化、实用化创新,为众多企业定制智能制造或机器换人的成套解决方案。常熟金华机械有限公司的汽车传动轴检测工序,因人工操作,效率不高。菱创智能科技为金华机械定制了精密传动轴自动化检测设备,可自动识别缺陷图像,提高了准确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熟市科技局局长潘伟说,过去,我们自上而下,给企业政策和服务,很难拿准企业真实需求。“如今,我们对科技服务进行一系列‘供给侧改革’,贴近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常熟高校资源相对稀缺,但并没有 “撒胡椒面”式地引进知名高校分校或学院。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常熟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创新探索出独特的“企—园—校”校地合作模式。以企业需求为牵引,以常熟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以多校联合的方式,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契合度强的科教资源。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等纷纷落户。

“我们将企业需求放在科技创新的牵引地位,让科创机构、人才、装置、项目充分活跃起来,形成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燕说。截至目前,常熟市已有30多家校地合作共建运行实体,数量居江苏乃至全国县级第一,成为高校技术成果、项目、人才向地方转移的快速通道。

质量为核,提升产业科技含金量

常熟产业密集、人口密布,国土空间负荷大,土地开发强度高,提高当地产业科技含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常熟市多措并举,提升产业科技含金量。常熟在2016年建立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指标的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对工业生产类项目采用“百分制打分+环保、安全生产准入”形式的准入评价;其中,科技创新占20分,“科技含量”成为当地项目准入的首要考量要素。

同时,常熟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土地要素科技含量评估机制,实施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性改革,出台了无偿资助与有偿使用并行、事前激励与事后补助结合的财政科技投入办法。常熟财政科技资金以科技创新券形式对企业创新进行事前激励与事后补助。常熟科技创新券分为企业类、平台类、奖补类,其中企业类又细分为A券、B券、C券三种:A券申领对象为小微企业,B券申领对象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军民融合”企业、“上市助力”企业,C券申请对象为企业科协和科技类社团,创新券的细分评定使不同类别的企业、机构都能够参与到政府奖补政策中来。

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峰介绍,公司2016年产学研支出总额约50万元,同时申领了2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创新券的支持,缓解了企业研发压力,顺利研发成功第四代超高精度绒棉一体机。常熟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岚说,为保障科技创新券资金用于创新、据实兑现,常熟根据研发项目的绩效评价,按科技创新券的面额分档兑现,绩效评价越高,企业能够兑现的资金越多。截至目前,常熟已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1.15亿元,覆盖企业556家。

常熟坚持开展科技镇长团工作,建立起柔性引才机制,有效促进了智力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一线集聚。同时,常熟实施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打造“常小样创业圈”等众创空间集聚区,为人才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常熟创新公司化运作的三方持股运营机制,鼓励由政府、院所或企业和专业化领军人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实行团队持股、股权激励、股份合作,政府以厂房、设备等实物入股,给予资源要素供给保障,人才与院所、企业共担风险,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三方持股运营机制,让来到常熟的创新人才心甘情愿留下来,植根常熟谋发展。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薛九枝博士说:“常熟的宜居让我‘身动’,常熟的科创氛围让我‘心动’,常熟的持股政策真正把我的身心留下来,动不了啦!”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落户常熟后,已落地响应型液晶纤维、生化传感、智能液晶复合材料及其器件等8个研发项目,启动运营了苏州晶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玖智厚璞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孵化企业。

服务为要,营造科创好生态

作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常熟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关键服务支撑,由传统的“拼政策”积极向“造环境”跃升,大力提高区域创新“浓度”。常熟市委书记王飏说,“分钱、分物、分项目”的传统科技管理模式从本质上不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政府必须强化服务思维,深化“放管服”,当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店小二”。

目前,常熟已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和市场主体负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现已精简行政审批事项40.7%,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大大增强。常熟地税局以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信用清单、管理清单和网上审批等“五单一网”为抓手,持续推进税收审批行为标准化和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

常熟市金陵无纺布有限公司是常熟市A级纳税信用等级企业。凭借规范纳税的“金字招牌”,该公司通过“税易贷”信贷通道,几天时间就获批低息贷款。目前,常熟已实现科技项目、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创新券等科技政务工作的全流程网上管理,并建成基于大数据的“常熟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云平台”,大幅简化科创企业各项业务流程。

常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用普惠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全成长周期”的针对性服务。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初创期需求,常熟设立了专项基金、发放科技创新券;在企业成长期,则为企业提供改革企业研发类费用加计扣税、科技转化奖励实行递延纳税等税费政策;在企业成熟期,建立创新产品“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的科技保险。全程为科技创新企业保驾护航。

常熟还设立了江苏省第一家以市场化模式运作的省区合作创新平台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在全国县级市中独创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条”服务的知识产权广场,设立高端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两大产业的专家智库和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云平台等,不断做优科创生态。

常熟市组建科技创新委员会,整合和强化科技创新管理职能,统筹全市科技发展重大布局、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体系建设等工作。在政府考核中提高科技权重,把对各经济板块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中科技、人才等创新指标的权重由3%提高到10%,并把科技创新纳入“一把手”述职内容和考核体系,实施科技人才专项述职。

目前,该市已集聚了27家大学研究院、60多个创新平台,2018年前10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产值比重达35.4%,成为常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有力推动常熟继续走在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王飏说,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常熟将以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对好标定准向,找思路找方法,去创造去突破,激发创新驱动的活力,全力打造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