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庆工业赋能创新中心落户两江新区

2019年01月08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1月7日讯 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移动硬件持续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每个领域。新时代,让重庆的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活力。钥匙在哪里?答案是数字化、智能化。近日,由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两江新区、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四方联合共建的重庆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服务大平台的重庆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服务大平台——重庆工业赋能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并签约落户两江新区。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出席签约及揭牌活动。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存荣,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成刚以及思爱普(SAP)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重庆机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玉祥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重庆机电集团、SAP中国、两江新区管委会、重庆大学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围绕重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提升、工业物联网发展等目标,联合共建面向重庆企业的智能制造工业赋能创新平台,建设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工业大数据中心、智能制造展示及体验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二级中心。

中心的揭牌将增强重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将开展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展示及体验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产业人才培训与认证中心等业务。

记者获悉,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简称:重庆机电集团)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综合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主营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服务、电子信息设备及系统集成服务、交通运输装备及系统集成服务、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服务、工程技术服务及推广等五大板块。涉及通用环保、机床工具、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通用航空、高精铸造、电工电器、有色冶炼、制造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产品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优质装备,其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是多个行业产品标准制定者。

重庆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先后制定了《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庆市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2)》等,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为重点,重庆在全市全面启动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工作。到2022年,重庆将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10个具备国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智能工厂、500个数字化车间。同时,重庆将创建25个行业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12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基本建成覆盖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全市8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6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2,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重庆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依托产业、平台、设施的三大支撑,发展大数据智能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近年来,两江新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正日渐明晰。今年前三季度,两江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占工业产值比重达40%,现代化工业体系正加速形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