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律师,我在结婚前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房价上涨了,我想把它卖出去,所得收益属于我个人还是夫妻共有?”
“法律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你这个情况属于房屋自然增值,所以卖出房屋后所得的收益属于你个人所有。”
2018年12月,两江新区礼嘉街道嘉和社区的法律咨询室门庭若市,许多居民听闻律师来到社区进行免费咨询活动,纷纷走出家门,针对自己心中的疑惑向专业律师寻求解答。
“胡律师每月都会来社区,我们有什么问题都会去找他。毕竟专业人士嘛,给出的回答我们很放心!”刚咨询完问题的刘大爷说。
律师进社区,如今在礼嘉街道已成常态。近年来,礼嘉街道不断推进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职能,律师进社区正是街道推进司法行政和公共法律服务的举措之一。
位于两江新区西北部的礼嘉街道,面积21.73平方公里,辖白马、嘉兴、富安、嘉和4个社区,常住人口23182人,流动人口7550人。
“街道的4个社区里,只有一个商品房社区,其余的都是农转非社区。辖区内还有龙湖地产、长安福特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形成工业区与住宅区共存的格局。”礼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城市开发建设,礼嘉街道居民、企业日渐增多,各类法律问题咨询也跟着增加,街道常接到不同的法律咨询问题,包括企业合同纠纷、家庭婚姻关系、遗产继承等。
针对这些问题,为做好公共法律服务,礼嘉街道开启了创新探索模式,解决群众的法律困惑,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辖区内的法治水平。为此,礼嘉街道开展了网络答题领红包、校园法律知识有奖答题等一系列普法活动,给群众发放新修正的《宪法》单行本等资料和宣传品,有效促进法律知识传播。
与此同时,街道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也在同步开展。据统计,目前礼嘉街道共计开展集中教育学习107人次,社区服务63人次,个别谈话教育15人次,心理辅导7人次,落实矫正方案12人次。在推进司法行政方面有了自己的“一本经”。
礼嘉街道各项举措并举,让辖区居民转变对司法的认知,感受到了“法的温度”,是两江新区司法行政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8年新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工作站8个、工作室46个,“12348法网”开通运行,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线下实体平台和线上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在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作出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实现服务精准化,两江新区还组建了专业律师团队提供轮流坐班服务,做到“中心律师天天见、站里律师周周见、室里律师半月见”,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在稳步提升。
随着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深入推进,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也在不断优化。“除了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2019年两江新区将继续践行依法行政,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相关负责人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