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三村卫生室的药房工作人员为村民发放药品。
场外关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补建44个村卫生室,实现“村村有室,天天有人”。
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以来,已有8个试点村完成卫生室建设升级。
大家说,“村村有室、天天有人”,这是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各级机构通过反复调研“研制”出的一剂解决村民健康服务“痛点”的良药。
目前,这剂良药已在8个村推广开来,效果良好。这8个村包括川沙新镇界龙村、七灶村;祝桥镇邓三村;张江镇环东中心村;周浦镇界浜村;新场镇新南村;泥城镇彭庙村;书院镇塘北村。
在卫生室建设中,各镇着力于资源和需求相对接,在标准化建设基础上拓展特色服务项目,让“家门口”服务有温度,让老百姓有归属感。
提质增能后的卫生室,均按照区统一标准建设。硬件上,收款挂号室、药房、全科诊室、门诊输液室、中医治疗室、康复室及信息室等部门设置齐全,自动电子血压仪、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生命体征检测仪等设备也都配备到位。软件上,卫生室落实全科医生巡诊制度,更多的医护人员下沉到社区,由全科医生开展基本诊疗及“1+1+1”签约服务,并为签约村民提供预约转诊、长处方和延伸处方服务。同时,根据村民的用药需求增加了药品目录,并加强了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
卫生室究竟是如何服务村民的?让我们到试点村去看一看。
■本报记者 徐玲
邓三村
卫生室搬到了我们心坎里
■本报记者 严静雯
“卫生室搬新家啦!”去年11月,祝桥镇邓三村村民们满怀喜悦,奔走相告。原来,该村卫生室从川南奉公路东面迁移到了原址以西500米处。村中居住在路西的村民居多,这样一来,不但卫生室离村民更近,而且大家再不必冒着危险穿梭马路了。更让人高兴的是,卫生室各项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村民们完全可以“小病不出村”了。
邓三村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的出生地。这个红色氛围浓厚的村落如今又经历一次变革:原先的村委会所在地,改建成为现代化“家门口”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则成为中心的“流量担当”——这里日平均诊疗50余人次。
每天,三名乡村医生与一名全科医生坐诊,可基本满足村民就诊开药的需求。“1+1+1”签约服务推广后,签约村民还能享受预约转诊、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等服务:医生刷一下村民的健康卡,就能看到他们近期的就医记录与处方,只要是在延伸处方列表里的药品,就能帮忙配药了。而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长处方可以一次配一到两个月的药量,这让患者跑医院的频次大大下降。
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郝伟荣透露,如今的卫生室,已从开药看病的“基础版”成为健康诊疗的“升级版”。中医康复室内,针灸、火罐、艾灸、理疗等康复设备齐全。拔一次火罐24元,做一次针灸20元……医保报销后,村民只需自负10%。中医治疗价格实惠、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深受大家的喜爱。何秀琳、李红霞等中医科医生拥有了一大批“粉丝”。“之前我犯了心脏病,吃中药一直也没吃好,李医生给我配合针灸调理之后,很快就好了。现在我只要有个小毛小病的,就会过来做针灸,非常方便。”村民狄阿姨说。
随着疾病筛查、健康宣教的深入,村民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提高。之前卫生室办一场讲座需要借村里的会议室。如今,新的卫生室单独开辟了健康宣教室。“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帮我们预防了重大疾病。”邓三村12队队长苏建萍回忆,几年前,村里组织大肠癌筛查,没几个人愿意做,在医生、村干部的一次次宣传下,大家才渐渐接受,“了解这个病后,大家现在都争着去做筛查。去年,我们村查出好几个病例,还有不少人有癌前病变。因为发现早治疗早,现在身体都不错。”除此之外,村里每年还开展白内障、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筛查。新卫生室“开张”两个多月,宣教室已经举办了好几场糖尿病、高血压健康讲座,每次都坐满了人。
为了让更多村民接受健康知识,医生们动足了脑筋。“前不久,我们举办了刮痧比赛。赛前先在邓三村等卫生室教会村民正确的刮痧知识。之后,各村进行了大比拼,大家的参与度非常高。”何秀琳说。做药枕、煮药茶、做香囊……这样有趣的比赛,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几年办了十多场。今年,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计划在各村卫生室开展院前急救培训,让村里的工作人员及村民了解更多急救知识。
“硬件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医生都非常关心我们,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苏建萍说,“现在,在村里办完事,顺便就能做做理疗,和医生聊聊天,特别有幸福感。卫生室真是搬到吾伲心坎里去了!”
界龙村
迈向家庭医生诊所新时代
■本报记者 徐玲
和七灶村“家门口”服务中心集中在一栋楼里的布局不同,界龙村的“四站一室”分布在一个大院里,“卫生室”的大招牌就在左手边第一间。这里不仅每天都有一中一西两个全科医生坐诊,还增设了生化检验项目。令人期待的是,卫生室年内还将升级为家庭医生诊所,除了看诊,家庭医生将对村民进行全面健康管理。
随着村民对健康关注的提升,血压血糖等检测已基本普及。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扎手指取血化验出的空腹血糖指标,其实并不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变化。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必须定期关注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这两个指标。而获取这两个指标,必须抽取静脉血进行化验。“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之后,界龙村卫生室具备了这一条件,每周一、三、五上午,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抽血,标本送到浦东人民医院化验,报告在第二天就送回来了。
2019年1月7日,村民夏老伯来到卫生室,全科医生何灏在查阅档案之后,建议老伯做一个血糖全套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和空腹血糖。夏老伯是何医生的签约患者,对何医生非常信任。何医生告诉他,上一次血糖全套检测已经过去半年了,需要再做一次检测看看目前的用药是否需要调整。何医生还关照老人,天冷要晚些起床,要多喝水,不渴也要喝。第二天上午,化验报告送到卫生室。根据报告,何医生让老伯将药物由每天一粒改为每天两粒,同时配合中医理疗,半个月后再查一次空腹血糖。
说到中医理疗,夏老伯并不陌生。自从与何医生签约以来,老伯一直很喜欢这小伙子为他针灸、刮痧。现在,每周三都有中医全科医生在卫生室为村民提供针灸、刮痧、拔火罐、推拿、中医耳穴贴等服务。这周正好是何医生轮值,他建议老伯多做做红外线理疗,增强血气,抵御外邪。
目前,界龙村卫生室周一至周五全天候配备两名全科医生、两名护士,开展基本诊疗及“1+1+1”签约服务,并为签约村民提供预约转诊、长处方和延伸处方服务。界龙村常住人口3317人,已签约2497人,签约率已达75.28%。
下一步,界龙村将在2019年年内建成家庭医生诊所,卫生室将搬迁到面积500平方米的新址内。那里原是界龙村村委办公楼,“家门口”服务中心提质增能之后,村干部办公趋零化,搬到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的共享工位。为更好地满足村民的卫生健康需求,村里将腾出来的老楼改建成家庭医生诊所,充分实现服务最大化。
诊所就在“家门口”服务中心对面,门口就是公交车站,使用面积比现有卫生室大三倍,还将增设“健康小屋”、心理咨询室、中药房……界龙村党委书记马凤英表示,家门口的“小医院”不仅要治毛病,还要治“未病”,用好医疗服务资源,全方位守护村民健康。她透露,建成后,家庭医生诊所服务范围将辐射至周边的川迪一居、二居和三居,服务人口可达两万余人。
七灶村
标准化+暖心服务=健康“小管家”
■本报记者 徐玲
卫生室还是那个卫生室,但从环境到服务都不一样了。“家门口”服务中心提质增能以来,七灶村卫生室让村民交口称赞,尤其是老年村民,可以说欢喜得不得了。
村民吴阿姨因为患有高血压和颈椎病,是卫生室的常客。2019年1月4日,她在地里挑青菜时突然感觉头晕,于是来到卫生室。签约医生林慧怡替她检查之后开了药,却发现有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卫生室没有。林医生告诉吴阿姨,这个药在“延伸处方”目录里,现在签约医生就可以帮她开,“在卫生室付好费,后天就可以到卫生室直接取药,不用再跑一次医院了。”林医生还关照吴阿姨,如果有需要去上级医院看病,卫生室还能帮忙预约转诊到二三级大医院,“浦东浦西的医院我们都能转诊,系统里有的都可以预约。”一串操作下来,吴阿姨连连说好。
第二天是周六,吴阿姨又来了,这次是到中医治疗室。乡村医生郭荣德正在为村民们做中医理疗,这是七灶村党建服务品牌项目,由村里的老党员郭荣德带队,每周六上午免费为村民提供拔火罐、艾灸、推拿、牵引等服务。吴阿姨肩膀抬不起来,郭医生先帮她按摩,然后用红外线理疗仪为她照射。同一时间,诊室里有4名村民在接受服务。郭医生说:“他们都是老毛病,天气冷,肌肉关节僵硬,我们能多看一个是一个。”除了周六,全科医生平时在巡诊时也会开展刮痧、拔火罐、推拿、中医耳穴贴等广受大家欢迎的理疗项目。
据介绍,“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以来,七灶村卫生室进行了硬件改造,窗明几净、简约温馨的氛围令人心情舒畅。同时,卫生室落实全科医生巡诊制度、增加药品目录、增加服务内容,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引得隔壁村村民也跑到七灶村来看病配药……纯新村的张阿姨说,以前配药去六团,或者去镇上,现在就到七灶村,走路才十几分钟,确实方便。
目前,七灶村民“1+1+1”签约服务的签约数为1507人,签约率由之前的35%提升至78%,争取在2019年底基本实现签约全覆盖。村卫生室药品种类也增加到了200种,药房还特地引入“药品阴凉柜”,需要低温存放的药品有了妥当的安置处。再加上延伸处方目录上的400多种药品,600种药品基本上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用药需求。
七灶村支书朱庆华在调研时了解到,村民中老年人比较多,服用的慢性病药物种类很多,忘记吃药或者弄错药品药量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此,七灶村卫生室还推出了“药品小管家”服务,由乡村医生帮忙把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放在小药盒里,一天几次、每次几粒全都安排清楚,有效避免村民的错服漏服。另外,卫生室还为60岁以上村民发放了家庭小药箱,储存村民家里的剩药,由全科医生定期帮忙整理,以免村民误服过期药。
小小乡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大难题,暖暖的服务正在为健康浦东加油助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