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都高新区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2019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韩清华 张丽) 隆冬时节,寒风萧瑟,行走在成都高新区,大街小巷绿意盎然,公园、绿地、湖泊、生态带相互联通,让人感到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吉泰路花树添彩,文体商旅一应俱全;成仁快速路青草茵茵,植被丰富;桂溪生态公园闹中取静,湖水清澈;新川之心东区设计独特,空中连廊新颖别致……一众绿道公园项目在成都高新区相继呈现,让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交相辉映。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成都新时代承担的重大任务。1月7日至8日,成都市委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培育生态优势、营造生态场景、转化生态价值,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成都高新区深入贯彻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大范围铺开公园体系、绿道体系和配套体系建设,统筹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服务“人”,建好“城”,美化“境”,拓展“业”。1月10日,记者获悉,2018年,成都高新区高标准全域规划,有序推进交子公园二期、新川之心东区、清水河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等近200万平方米公园建设,完成天润路、天勤路等街道空间提升工程和正街步行街、玉林西路特色街区打造,建成桂溪星河园、智趣园等8处小游园微绿,建成投入使用绿道269公里,规划开放活力环、铁像文旅环、天府交子环、新川科技环、科大双创环5个特色绿道环,一批文化中心、艺术馆、特色街区等文化休闲设施加快建设,基本建成了“十五分钟公服圈、公园圈”。

QQ截图20190110174622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聚焦公园城市建设,加快建成高品质城市生活先行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加强公园城市形态塑造,构筑商务氛围现代高端、标志性建筑林立、城市形态高低错落、城市空间舒畅开阔、城市风貌简洁现代、城市生态优美的新城。

   城市里浓郁的公园气质,正在悄然改变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周女士是有着5年跑龄的跑步族,从最初只在锦城湖公园跑步,到后来跑过浣花溪、青龙湖、白鹭湾……她的身影先后出现在成都市大大小小的公园。“这一年,让我感觉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成都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我身边的‘跑友’也越来越多了。”

   “成都高新区深入贯彻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探索打造公园式社区,建立以国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共同组成的五级公园体系,形成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生态融合之景。”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区在特色绿道环上积极推进公园绿地、小游园、微绿地建设,月牙湖等一批精品公园绿地节点已经形成,交子公园二期、新川之心东区等公园绿地取得突破性的建设进展,完成骑龙绿轴公园、骑龙科普公园、西区体育公园概念方案全球征集,加快塑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形态。

QQ截图20190110174640

   月牙湖是成都高新区天府绿道体系中“开放活力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日,一幅精美的巨幅插画出现在月牙湖人防楼梯间的外墙上,惹人关注:在美丽的银杏林中,半轮金黄色的月牙照耀大地,空中悠闲游过一条金色大鱼,穿着靛蓝旗袍和休闲装的人群欢快穿行,他们脚下是流动的碧绿湖水和色彩斑斓的鱼群……这幅由成都高新区4位美术老师创作而成的画作与月牙湖相互呼应,让天府绿道成为市民流连忘返的公共艺术空间。

   “我们根据成都市‘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绿道规划,规划形成区域级绿道、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三级体系,构建全域成网、功能复合、生态宜人、活力释放的生活城市空间。”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规划三级绿道约1048公里,其中区域级绿道42公里,城区级绿道404公里,社区级绿道602公里。同时,规划特色绿道环5个。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依托新经济活力区,构建“二带联四环”公园结构体系,以锦江生态带、环城生态带为纽带,规划形成天府交子环、铁像文旅环、开放活力环、新川科技环4个特色绿道环;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构建“一河一环”公园结构体系,以清水河为纽带,形成科大双创环;在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打造丹景山和三岔湖两个山水型公园、6个郊野型公园及若干城市公园,建设“山水共融、蓝绿共生、绿色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公园城市建设,美化城市形态,提升产城融合水平,强化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加快建成高品质城市生活先行区,构筑商务氛围现代高端、标志性建筑林立、城市形态高低错落、城市空间舒畅开阔、城市风貌简洁现代、城市生态优美的新城,展现国际化、现代化风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