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市、新区关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新要求,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城南坡社区认真贯彻落实街道安置小区“三治”工程部署,针对社区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践了“破三难促三新”治理法,推动实现了老旧安置小区向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全新蜕变。
据了解,万安街道城南坡社区是典型统规统建失地农民拆迁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分四期共35个栋楼115个单元。2004年先后分四批次跨区域安置入住7个村(社区)拆迁失地农民906户3063人。因分多批次跨村安置,安置政策有所差异、居民来自不同村,且近年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人员构成较复杂,矛盾纠纷繁多,凸显管理难、规范难、转变难三大问题。
新气象 展现宜居新面貌
城南坡社区党总支下设7个院落党支部,成立了老年、文娱、创业、物业等4个特色党支部,实现组织覆盖有力。搭建了社区居委会、议事协商会、监事会,设立了院落委员会和院落议事协商会,制定院落管理制度、院两委职责等自治章程,全面形成“院落为一线、社区为二线”自治格局。在社区党总支带动下,组建培育老协会、文艺队、文明劝导队等社会组织14个,开展幼儿、青少年、老年人各类服务活动全年300余次。
同时,积极推进人权、事权、财权、民主决策权下沉到院落,下沉卫生绿化、纠纷调解、消防安全、文明劝导等20余项事权到院落,下沉院落资金共5万元,实现社区服务便民利民,充分实现院落治理自主化灵活化。通过建立“三资”管理网络平台,制定党风廉政清单、工作台帐,设立每个院落宣传栏共7处,每季度公开党务、居务情况,实现社区事务公开透明,让社区工作始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惠民政策等事关群众利益事项,均坚持事前问事于民、实施方法问计于民、遇到问题问教于民、工作好坏问效于民,建立每半年社区工作公开民主评价机制,实行公服项目须群众满意度90%以上验收制度,真正保障群众利益。2017年以来,收集群众意见1200余条,有效解决屋面漏水、调解民事纠纷等问题20余起。
据悉,城南坡社区实施老旧停车棚改造,新建下层机动车、上层非机动车的叠停车棚,增加机动停车位180个、非机动车位220个;实施院落单元门口步梯、小区路沿石、指示牌等统一改造,居住出行更加宜居方便,社区环境得到全面更新。并将原有800平方米办公场所则改建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及日间照料中心,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办公阵地搬迁至临街商铺,整合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同时,城南坡社区以日间照料中心、新市民中心为载体,引进社工组织2家,并组建文艺队伍5支,开展长者生日会、瑜伽班、羽毛球比赛、离校不离教、四点半课堂等多种活动,2017年以来参与人数3000余人次。创新开展党员延时、错时服务,每周三、周五晚8点至9点,安排2名社区工作人员,轮流坐班,在错时工作时段接待群众办理事务。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居民志愿者队伍共7支,实施志愿者积分兑换服务,充分发动各界热心人士提供为老服务、就业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志愿服务。
大转变 创造美好新生活
城南坡社区由集体议事建立院落居民自治公约,对车辆停放、环境卫生、文明道德、施工装修等事项进行约定承诺,集中居民力量开展有序管理。设立院落便民服务点,实行党总支、居委会工作职责、院委会工作职责、安保工作职责等各类制度上墙、职责上墙,公开接受全民监督。并开展“好公婆、好儿媳”评选和“社区好人”“道德榜样”公开征集投票,并通过LED、公告栏等多渠道宣传,突出模范引领,带动广大居民共建共治。
城南坡社区还整合社区、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动员社区群众开展“党群一条心、共品一道菜”邻里家宴系列活动,进一步传承家风民俗,促进邻里和谐共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建设各个方面,通过文化墙、宣传标语、LED等载体,形成宣传点位12处,打造法治小广场、廉政文化长廊等2处,同时以社区阵地为平台,积极开展法治讲堂、未成年教育、院落自治等教育活动43场。定期召开百姓故事会、社区文化道德讲堂等活动,邀请社区及周边先锋模范、道德榜样现身说法,搭建百姓展示自我分享思想平台,促进道德熏陶和文化引领,着力打造和谐社区。
城南坡社区探索成立社区发展基金和慈善基金,动员居民、爱心人士、辖区企业通过公益参与共建,充分整合社区文化综合体、小区商铺等公共资产资源,成立社区发展公司,承接小区清扫保洁等物业服务,全面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实行共建结对,签订社区共建协议,开展社区服务认领,促进辖区“两新”组织与社区携手共建。并整合促进社区商家、门店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商家联盟,设立慈善超市,探索建立积分服务兑换、铺面租金减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商户力量参与共建共治,提升社区活力和合力,创造美好社区生活。
社区通过职责权力下放,“两委”干部从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上门联系服务群众,党群干群联系更加紧密。困扰居民生活多年的“出行难”、“排水难”、“停车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居环境和治安环境持续改善,呈现群众对社区班子工作满意度从2016年89%上升至96.5%,对党员干部认同度从2016年85.4%上升至96%,群众就业率从2016年85.2%上升至94%,刑事案件、邻里矛盾、群众上访连年下降,呈“三升三降”态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