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新区:享受新区发展红利 实现家门口就业

2019年0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1月11日,记者走进贵安新区党武镇曹家庄村,只见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偶尔听到鸡鸣狗吠之声,显得有些清净。接近年关,按道理,在外打工的村民该背着行囊回家了,在家务农的村民农活也干完了,农村该是一派热闹景象:杀年猪、办喜酒或村民互串门子拉家常,但为何曹家庄村这般清冷呢?

  “我们村现在在外面打工的少了,大家都在附近忙着上班呢。村里只有下班天快黑时才热闹。”曹家庄村村主任谢小文一语点破记者的疑问。近年来,随着贵安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特别是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各大产业园区、各大商业地产项目建设,为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曹家庄村返乡回家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目前已有400余名村民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周边附近找到工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也是得益于新区的快速发展,我们村紧挨大学城的便利。”谢小文说,如今在周围附近务工的村民约占了曹家庄村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二,这在几年前简直都不敢想象。

  作为党武镇为数不多的贫困村,2013年以前,曹家庄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就有95户303人。“山高水缺路不通,地少景好人很穷”。为了生计,许多村民不得不背着行囊,背井离乡前往广州、浙江、深圳等地打工养家糊口。

  “那时我们村才叫冷清呢!”土生土长的谢小文,说这话时,露出难过的神情。好在这几年,借助贵安新区发展春风,曹家庄村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下养鸡、黑毛猪养殖、蔬菜种植、经果林种植项目等,通过发展产业努力让村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曹家庄村还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各种技能培训,提升村民职业技能,提高就业机会,努力让参与培训的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的曹家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万元,很多人家都有了摩托车、面包车甚至小轿车等,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你看我们村很多人家门口都停着小轿车吧?他们现在很多都是早上开车出去上班,晚上开车回家呢!等到天黑,那车可是一辆接着一辆地开进村呢!”说到此,谢小文露出骄傲自豪的笑容。

  杨萍萍就是这样一位早出晚归、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上班的村民。两年前,她在贵州民族大学谋到一份保洁工作。因为离家只有三四公里距离,每天清晨,丈夫黄大双就用摩托车载她去上班,下班又接她回来。早出晚归这样的上班模式,杨萍萍坦言已经习惯了。

  “还好了,保洁工作工资虽然不是太高,但能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到家中老人孩子,干着踏实,比在外面打工强。”杨萍萍笑着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