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在新时代贡献新作为
感恩奋进 在新起点实现新起航
——写在贵安新区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暨2019年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城市规模初显。 刘啟钧 摄
伟大的工程,总在一些特定的历史瞬间凸显意义深远。
伟大的事业,总在一如既往的艰苦奋斗中诠释生命价值。
伟大的梦想,总在爬坡过坎的艰难时刻指引着前进方向。
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时刻牢记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战略重任,时刻肩负省委、省政府交予的发展重担,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温暖笑脸。
2018年,贵安新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改革转型的新战略标明了新时代前行的新方向,用城市规划的新定位擘画了新时代崛起的新蓝图,用产业发展的新布局找到了新时代发展的新目标,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交出了新时代的新答卷。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起航,是时代提出的崭新命题,是新区肩负的全新使命。
唯有更加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好“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创新发展之路,奋力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加快实现“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重要发展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担当,苦干实干、接续奋斗,用足绵绵之力,方得久久之功。
建设城市 构筑发展新平台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
位于新区中心区的贵安高铁站,逐渐拆去了施工脚手架,露出了“红房顶”。这意味着这座全省第二大的高铁站即将完工。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山水田园都市,是承载新区崛起的基础。在过去五年中,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始终牢记推动黔中城市群崛起的使命,以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实施城市基础建设。
如今,“五横五纵”一体化路网已建设完成,贵安高铁站、轨道S1线等城域交通动脉即将完工,内部城市功能区、生活聚集区、购物综合体、医院、学校等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进入2018年,新区的发展方向实现了由设立之初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产业发展上来,但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涌现亮点。贵安高铁站、档案馆、同济贵安医院、市民中心、绿色金融港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服务性的城市功能载体的建设,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座现代化的山水田园之城,正开始显现出其秀美的独特韵味。
率先把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城市,是历届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结合新区发展的实际,赋予新区的发展重任。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老师住下来、学生留下来、城市美起来、产业兴起来、双创干起来”的发展方向,在63.46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内,新区谋划的以“骨干路网、综合配套、高校建设、生态环境、智慧城市、产业培育、双创发展、人才集聚”为重点的八大建设行动计划正在实施中。
在过去一年里,贵安新区大学城医院通过了现场评审,成为新区首家二级综合医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多彩贵州有多彩——贵州首届大学生民族歌舞大赛、‘黔坊杯·我的大学’文艺作品征文大赛暨第五届花溪大学城文化艺术活动月”的举办,成为了展示新区形象的又一新名片;以数智大学城可视化平台为基础,升级打造三维大数据可视化综合共享平台,智慧城市的建设,正日趋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备,最终的落脚点,是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家住湖潮乡星湖社区的王取英,是新区有名的“苗绣”高手。今年10月底,记者登门采访,坐在她刚刚乔迁的新居中,王取英不聊“苗绣”,先说新家。
三室一厅的新居,宽敞明亮、温暖舒适。透过客厅的落地窗,可以直接看到小区外的马路,视野非常好。坐在落地窗前,王取英高兴地说:“家里环境好了,生活舒适了,创作起来也更有灵感了。”
在湖潮乡的星月社区,58岁的居民曹成芳早已习惯在小区买菜吃饭,“不用现金用手机”的消费模式;小区里的年轻人,也早已习惯盛夏傍晚利用小区的全覆盖公用wifi,在花园里纳凉看电影的休憩方式;小区里的孩子和家长,也习惯了“幼儿园离家只有几分钟”的方便。
在过去一年中,新区始终聚焦搬迁安置工作、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发展等领域,精准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集人气 提升发展新活力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
2018年11月28日,第六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贵安新区就业创业宣传活动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举行。在这次活动中,共有145家单位进场为毕业生提供805个岗位类别6667个岗位。当天,到场应聘学生1590名,共投递简历1200余份,初步达成意向210余人。
去年11月以来,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各种规模的招聘活动已经举办了多场,其中不少招聘单位是贵安新区本土企业。本土企业现场招聘,是为了让更多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各高校毕业的学生在新区工作,从而发挥并实现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为新区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功能。
“双创园”是新区落实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重要载体。2018年,新区和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通过实施狠抓五大板块、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积极鼓励各高校师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双创孵化平台增长亮点纷呈。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累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37场,包括论坛、讲座、培训、赛事、嘉年华等内容,共吸引参与人数25000人(次)以上。
城市聚人气,配套是关键。
围绕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一批全国知名地产企业纷纷落地,建设城市综合体;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和数字经济产业园,群升豪生酒店、花园酒店、多彩贵州酒店等近1000个房间全部启用,维也纳国际酒店、商业街等正在装修入驻。
在商品房销售方面,群升大智汇一期、碧桂园学府一号一期7000余套商品房已售罄。而东盟小镇、中影贵安国际影视城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同时,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以商圈建设为切入点,科学规划商业网点布局,目前正与启迪冰雪小镇、奥特莱斯等洽谈合作,建设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商业项目,为师生学习和生活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服务。
午饭时间,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食堂里,孩子们正在享用美味健康的午餐。新区聚焦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配套教育建设,“幼小初高”项目快速实施。截至2018年,已完成幼儿园179名学生、小学475名学生入学,并将幼儿园增至9个班共330名学生,小学增至23个教学班共1017名学生。
聚集人气,城市功能是载体,政策鼓励是指引。
这些年,新区制订出台《关于鼓励促进师生落户花溪大学城政策措施》,对购买商品住房的高校教职员工给予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贴息、契税、物管费用减免等补贴。针对大学生,给予落户奖励、生活补贴、房屋租金补贴、家居补贴、培训补贴等,让更多的实惠落到师生身上。
截至2018年,师生落户政策已兑现七批次798人。
招商引资 孕育发展新动能
2018年9月,一场名为“美丽贵安·营商环境提升”富贵安康小镇整治专项行动打响。这场为期10天的行动,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16家相关单位形成合力,针对流动摊贩、临时农贸市场等重点进行整治。
2018年12月26日,省政府相关领导同志到新区调研,提出了新区要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要求。
同样是去年,新区将13个经营项目纳入“集成套餐”改革试点,相关申请材料由原来的516份减少到250份,办理事项的申请材料精简率超过50%,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和企业入驻。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招商引资,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
当前,优质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去年以来,新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和优化,坚持把优质的营商环境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土壤”,以“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做优软环境,向优质的城市环境要硬件,坚决制止部门慢作为、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现象,下大力气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2018年12月21日,贵安新区·2018深圳招商恳谈会在深圳市举行,吸引了30多家企业参加。期间,有4家企业分别与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8年,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广招商、招大商”重要要求,为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出台《贵安新区2018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方案》,推出七大专项行动,聚焦高科技产业发展,主攻六大产业集群,以期通过广招商推动经济发展。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新区引进项目45个,其中投资金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引进优强企业38家,项目签约金额达62.08亿元,投产项目17个,投产率达37%,开工项目18个,开工率达40%,新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03.63亿元。
招商引资,除了“撒网要广”,还要“触角够准”。
外界提及贵安新区,一定会脱口而出“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华为七星湖数据存储中心”“苹果iCloud贵安新区主数据中心”“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等如雷贯耳的名字。
这些大企业落户新区,以企业发展需求打造全产业链、构建新型产业格局所带来的巨大价值,远远超越其本身作出的贡献。
紧紧围绕大数据这个国家战略和“独门聚焦”,进行招大商,新区以“端+屏+芯+车”为核心,大力发展智能终端、高端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六大高科技产业集群,加上绿色金融和幸福产业,初步构建起“6+2”产业体系。其中,一批科技含量高、引领性强、示范性好、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智能终端产业里,富智康集团作为《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30位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商,产业基地遍布中国大陆27个省区市。高端显示产业里,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液晶面板精准到了5微米,远远优于国内同类型产品。新能源汽车产业里,贵州长江汽车、新特新能源汽车这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成为新区在产业发展中的一抹亮色,也成为了全国同行业中的标杆。
……
新时代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
新起点起跑的枪声已经打响。
当前,新区务必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重要要求,围绕“一城一带”建设,不断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认清形势、转变思维,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勇攀高峰、锐意进取,奋力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为新区在新起点实现新起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