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便民服务站内,高峰镇政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泽松正在维修电脑。
“多亏了你,现在我们又可以正常开具证明了。”岩孔村便民服务站负责人看着接上网络的电脑乐滋滋地说。
“都是小问题,以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再找我。”陈泽松轻松一笑。
解决完便民服务站的问题,陈泽松又回到高峰镇政务中心开展工作。
两年多来,这是他最主要也是最日常的工作。“我在高峰镇长大,这里就是我的家乡。之前听说国家要发展贵安新区,而高峰镇正好在规划区域内,我想都没想就向原单位(安顺市平坝区环保局)提交了调配工作的申请,希望回到高峰镇参与家乡建设。”陈泽松说。
刚到贵安新区,陈泽松就被安排负责管理高峰镇政务大厅以及村级便民服务站。
由于业务工作存在差异,曾经的工作职责与现在完全不同,陈泽松只能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学,白天认真熟悉工作流程,晚上钻研业务技能。
“虽然业务技能上有所不同,但我愿意花心思了解,一边学一边干,一边干一边学。”陈泽松说。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带着窗口工作人员到新区政务中心以及周边地区学习优质服务模式,积极组织高峰镇21个便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定期学习,带着大家一起熟悉新业务、更新老业务,提升服务效率。
可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陈泽松心中。“咱们的服务质量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群众办事依然有些不方便,一些老旧社区因为没有设置便民服务站,办事总要到高峰镇政务中心来,一来二去,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也不少,群众办事还是不方便。”陈泽松说。2018之前,常常有天峰社区的居民到高峰镇政务中心办事,虽然比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近,但是要真正打通这“最后一公里”,还存在一定差距。
陈泽松认为,高峰镇政务中心就是一个服务部门,政务中心窗口和各个便民服务站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只有提高能力与水平,服务好群众,才能让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
“不仅要做好现有的服务,还要根据群众的生活变化迅速更新换代。”陈泽松说。2017年下半年,他多次到高峰镇高峰社区、天峰社区、樟缘社区查看社区情况、了解群众心声,为这3个社区谋划建立便民服务站。
那几个月,陈泽松积极与新区政务中心对接,希望能够尽快申请建设3个便民服务站。同事们都打趣道:他要么在镇政务中心,要么就是去新区政务中心的路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2月,高峰社区、天峰社区、樟缘社区3个社区的便民服务站建成,社区居民办事再也不用到镇上的政务中心了。
便民服务站投用不久,居民们就纷纷找到陈泽松感激他。“现在高峰镇19个村、3个社区的便民服务站都正常有序运转起来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陈泽松说,下一步,高峰镇政务中心还计划将一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简单业务放到便民服务站办理,真正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