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代表着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在不断夯实绿色生态本底的同时,积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力争为公园城市的产业提升提供范例。
过去一年,天府新区坚持以新经济突破发展为引领,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创新发展,助推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独角兽岛”,就是天府新区在新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
2018年7月,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正式开工建设,全面吹响打造“新经济聚集区、独角兽成长地”的进军号。该项目毗邻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川)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约67.1公顷。
商汤科技是签约落户独角兽岛的首家独角兽企业。2018年12月,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商汤科技投资不低于17亿元的商汤未来创新中心暨“一带一路”总部项目在天府新区投运。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后,商汤科技第四个业务总部。
据悉,该项目着力布局人工智能基础算法研究、构筑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项目将引进不少于1500人的核心技术团队及人工智能领域上下游企业主要团队,其中核心算法研发团队人员不少于200人。
“天府新区是中国西部最具有活力的新城,具有一流的战略定位、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潜力。”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表示,商汤科技将与天府新区一起筑就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共同打造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城市样本。下一步,商汤科技还计划进一步探索与本地高校组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园以及深度学习超算中心的建设。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天府新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不断优化,初步形成涵盖了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软件算法及平台、行业应用及产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除商汤科技外,ARM芯片架构研发中心、云从军民融合人工智能总部等项目也已签约入驻独角兽岛。
据悉,天府新区独角兽岛的建设将力争在2019年年底前结束,将重点吸引涉及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的独角兽企业。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1家超级独角兽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和一批瞪羚企业。
在高标准规划建设独角兽岛的同时,天府新区新经济产业承载空间不断完善,其新经济产业园已入驻60余家知名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和行业知名企业,入驻员工近6000人。
“以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合作为特色,天府新区新经济创新平台也在不断夯实。”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中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的生动实践,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于2018年5月正式启用。据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主任李明章介绍,该实验室拓展猕猴桃全产业链技术合作创新,吸引了来自新西兰、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的同行专家到此研究。
李明章表示,2019年,实验室将主导建立“一带一路”猕猴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联合美国、欧盟、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产业化公司,利用实验室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带动全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天府新区累计引进一流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合作项目24个,投资总额约188亿元;各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约3000名,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40余家。
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正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12月,新区已注册新经济企业约7500余家,年增长率约26%。引进新经济、人工智能、文创、金融等领域院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19人,外籍专家9人,累计落户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11.1万余人。
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府新区将进一步突显校院地协同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加快培育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具标识度、最具带动力的创新发展极核和新经济成长高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