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高新区(襄阳自贸片区)召开作风建设“落实年”活动总结暨“担当年”活动动员大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襄阳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邓卓海出席会议并讲话。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鲁大全主持会议。
会上,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忠刚宣读《党工委管委会关于表彰2018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2018年度“落实年”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魏永斌宣读《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开展“担当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高新区组织部、米庄镇、行政审批局、经贸局等4个单位的代表以及曾丽丽、翟朋飞、孙杰等3名同志作典型发言。
什么是担当?邓卓海指出,“担”就是挑担子,“当”就是独当一面,有所作为。“担当”二字好说不好做,担当的过程包含“难、苦、怨、险、责”五个字,担当就是担难、担苦、担怨、担险、担责。担当需要胸怀、眼界、见识、能力、水平。
不愿担当、不会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邓卓海在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上暴露出的不良倾向和诸多弊端。为什么要担当?邓卓海强调,要深刻领会担当的重要性,市委决定把今年作风建设的主题确定为“担当年”,这是光荣的历史使命呼唤担当,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呼唤担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呼唤担当,开创高新区(襄阳自贸片区)各项工作新局面、上台阶需要担当,展现高新区(襄阳自贸片区)干部能力水平需要担当。
怎样担当?邓卓海要求,干部要干,领导要领,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好表率;新官要理旧账、新官要会理旧账,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上敢于担当;要在业务工作中争先进创优秀;要在攻城拔寨中当先锋打头阵;要锤炼担当的真本领,做到脑中有弦、胸中有数、眼中有活、肩上有责、手中有招、脚下有绩;要经常拷问自己,时刻认真用心担当;要加强战斗经验,永葆斗争精神;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事业担当,以昂扬的精气神推动全区发展。
关于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鲁大全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转作风、抓落实、敢担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措施。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层层落实,取得成效,要进一步强化任务落实。在全区形成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工作氛围,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围绕中心强担当 凝聚合力抓落实
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2018年,在高新区油坊岗棚改征迁过程中,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敢担当、敢作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多谋实做肯担当。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秦操始终做到工作在一线部署、进度在一线督办、问题在一线解决,主持召开指挥部工作例会48次、现场办公会16次,研判突出问题39例,实地走访征迁户217家(次)。建立区、镇、社区、居民小组、基层党员群众“五级联动”的作战体系,第三方审计、评估公司从各自岗位助力,有力保障了征迁工作平稳快速推进。
二、牢记使命敢担当。高新区棚改动员会召开后,我们不等不靠,第一时间深入油坊岗一线调研,打前站、涉深水、探路子、找方法。在征迁常规性阶段,我们坚持“早八点、晚八点,中间还要加个点”,在征迁的关键性阶段,我们经常加夜班、打夜战,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三、履职尽责善担当。一是在“三全”(全民招商、全民自贸、全民征迁)一线用干部。2018年选拔任用的29名干部中有23名来自“三全”一线。二是在“三全”一线强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扛旗攻坚,做到关键环节有组织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党员的引领力。三是在“三全”一线论英雄。以季度为单位开展履职尽责评选活动,全年共评选先进个人116名。
棚改一线勇担当
米庄镇(汽车工业园办公室)
2018年,高新区米庄镇(汽车工业园办公室)以“三全”模式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全年启动并实施了油坊岗社区、马庄村、王湖冲村、刘家村、孙庄社区四组、孙庄社区五组6个集体土地上的棚改项目和车城湖1个国有土地上的棚改项目,后期又启动了孙庄六组棚改项目。
一、以全员上阵和三支队伍带动棚改
米庄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全员上阵,部分干部担任多个棚改指挥部副指挥长。班子成员坚持召开例会,坚持节假日不休息,坚持起跑就是冲刺,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
全镇机关干部主动申请到棚改一线,认真学习钻研棚改政策。没有棚改任务时,他们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一旦棚改需要,他们能够立刻投身到棚改一线,入户可以跟群众唠家常、宣讲政策,坐下来可以算账起草协议,成为了棚改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以坚守政策和创新工作促进棚改
高新区征迁工作持续推进,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增强,这对我们的棚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指挥部坚持依法征迁、阳光征迁,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熟练掌握棚改政策,向群众讲明政策,算长远账、算发展账、算机遇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做到党员干部带头签,激励措施鼓动签,因户施策促进签。
三、以纪律约束和激励鞭策保障棚改
领导班子成员严格工作纪律,带头工作在棚改一线,为棚改工作的推进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将棚改工作作为米庄镇2018年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从棚改这块试金石上发现一大批优秀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
真抓实干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
高新区行政审批局
2018年,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真抓实干、优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一是在市工商局“47证合一,87证联办”改革的基础上,将3项区级事项纳入“一网联办”范围,尽可能合并证照。二是积极落实“证照分离”改革,统筹推进“多证合一”,推动“照后减证”,实现“快入准营”。三是通过深入开展“多证合一”、优化企业登记流程、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等措施,将自贸片区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二、“准建”流程重组再造。一是创新推出“容缺审批”,即在非必要条件暂缺时,可先行予以审批,避免企业因申报材料不全而来回跑路的问题。二是借鉴“容缺审批”经验,实施工业项目“先建后验”试点,让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落地。三是进一步深挖改革潜力,大力推行并联审批、承诺审批、提前代办、区域评估,把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压缩至最多15个工作日。四是着力于规范和合并建设审批中介服务,推出“多评合一”。这些措施,实现了工业建设项目各个环节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
三、“准营”环节精简提速。立足自贸片区实际,实现行政审批“八个一”,打造标准统一、运转规范、精简高效、全程可控的行政审批机制。目前,高新区审批局已做到70%不需要现场踏勘的审批事项即办即取,85%的审批事项3日内办结。
勇于担当奋力推动菜市场改造提档升级
高新区经济贸易发展局
2018年是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全面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辖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新区经济贸易发展局深入贯彻作风建设“落实年”活动要求,紧盯目标强作风,扭住不放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我们统筹抓好民生工程,奋力推动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提档升级。菜市场改造既是我区民生工程重点项目,也是襄阳市2018年“十件实事”之一;既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又是“创文”迎检的重要窗口。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协调解决各项难题,确保改造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速推进抓落实;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凝聚合力抓落实;以重如泰山的责任感,敢作善为抓落实;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勤勉奉献抓落实。最终,高新区实现了四个“全市之最”,即9个菜市场整体改造任务全市最先完成、谢洼菜市场进度全市最快、全市最大的富康菜市场顺利入驻、全市最复杂的魏庄菜市场按时完工。2019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作风建设“担当年”,高新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将以此次会议作为新的起点,认真贯彻落实“担当年”的各项工作部署,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更加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既在服务经济保障民生上打头阵,又在作风建设中创一流,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作出新贡献。
履职尽责勇担当 精准发力招大商
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 曾丽丽
2018年,“三全”模式为高新区(襄阳自贸片区)招商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实行全员招商后,招商信息源源不断,招商服务更优,招商项目更多,招商工作又焕发了新机遇,迎来了新起点。作为一名从事招商工作十六年的“老招商人”,我就招商工作与大家分享两句话:
第一句,“小服务就是大环境。”从2012年开始,我参与了高新区(襄阳自贸片区)大多数外资企业的引进工作,刚接触招商的同志往往在和外资企业打交道找不到门道,经常有人问我要怎样和外资企业联系。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服务好我们身边的外资企业,没准儿外资企业就会找上我们。
平时,在与这些外企老总交流时,他们说我们招商人员在对接企业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工作作风,在企业家眼里是襄阳投资大环境的体现,正是“小服务”铸就了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使得襄阳在服务软环境上有口皆碑,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把视线投向襄阳。
第二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招商项目有“一见钟情”迅速签约的,但更多的项目是锲而不舍长期跟踪的结果。只要做个有心人,招商也不是难事,我们身边都有招商线索,随时随地做好收集,持之以恒保持密切联系,这样线索多了,项目也就会水到渠成。
过去的一年,高新区招商人的故事有很多,正是这些“故事”点亮了招商新希望。2019年,我们将继续把“敢于担当”的作风贯穿始终,“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做一名担当实干的招商人。
在服务项目建设中体现高新人的使命担当
米庄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翟朋飞
2018年,我紧紧围绕如何为企业“安好家”积极作为。2018年,米庄镇新开工项目11个、在建项目30个、竣工投产项目7个,三类项目总投资290亿元,4个项目代表高新区参加全市项目拉练,苏宁智慧零售产业园项目成为高新区“拿地即开工”首个项目。
一、做到一个“诚”字。作为项目建设参与者、服务者,我时刻站在企业角度,超前思考项目服务应该怎么做,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急企业之所急。我始终秉持“服务项目无小事”理念,服务范围全链条、全覆盖、无止境,把项目上的事当自家的事,以最诚恳、认真的态度出主意、想办法,用真情打动人,用行动感召人,打出了良好口碑。
二、做到一个“勤”字。项目建设涉及部门多、程序多、周期长,征地拆迁、土地平整、行政审批、土地挂牌、证件办理、基础配套、环境保障等各项程序累加起来多达几十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紧密相连、至关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怕麻烦、不辞辛苦,勤跑腿、勤协调、勤汇报,虽然是老办法、土办法,但的确是最管用的办法。我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每天到项目一线了解情况,与项目方、施工方沟通,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做到一个“信”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项目服务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信守承诺、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承诺完成的任务、限期完成的工作,再困难都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完成。
冲在一线 奋力争先 确保一方平安
米庄镇工作人员 孙杰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大局。2018年,我始终坚持冲在矛盾纠纷调解一线,米庄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
一、组建专业巡防队开展一巡多查,平安建设抓细抓实。
在巡查人员的努力下,2018年米庄镇治安案件发案率较2017年下降47%,刑事案件下降53%,安全生产事故下降100%。全年没有发生黑恶势力犯罪,没有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一感两度两率”及“扫黑除恶”电话测评等六项指标在高新区排名第一,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知晓率、参与率、“扫黑除恶”在全市113个镇办中分别位列第13名、第17名、第7名、第11名和第32名。
二、制定严格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实现排查全覆盖。
经过探索,米庄镇制定了严格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网格员日排查、村(社区)周分析上报、镇月汇总、月研判,做到排查“全覆盖”,化解“重解决”。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415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90件,化解率达98%;成功调解1360件,调解成功率达96%。
三、创新“书记+委员”接访制度和大小包案制度,着力化解初信初访和复杂疑难信访案件。
2018年,“书记+委员”共接待来访群众479批(次),当场答复、协调处理287件(次),消除重大矛盾隐患91起。全年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57件,成功化解53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