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基本都是在打基础,到今年,终于可以看到成效了。”2月21日,贵安新区马场镇场边村精品蔬菜基地负责人罗明武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蔬菜基地收入将翻倍,预计将达20万元,比2018年要多出10万元左右。
场边村的精品蔬菜基地,面积一百多亩,贵安大道从旁边穿过,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记者走进绿油油的菜地里看到,除了正在开花的白菜苔,还有长势喜人的蒜苗、西兰花、葱等。白菜地里,三位村民正一边摘白菜苔,一边说笑。
“我们的白菜苔又甜又嫩,好卖得很。”罗明武自豪地告诉记者,蔬菜基地卖白菜苔快半个月了,每天村民采摘完,就有菜商直接上门来拉菜,供不应求。
“按照摘了又长、长了就摘的趋势,白菜苔可以卖到清明节前,接应其他蔬菜上市。”眼瞅着蔬菜基地的蔬菜前景大好,作为蔬菜基地的负责人,罗明武坦言,他对2019年充满了期待。
据介绍,在这之前,蔬菜基地的种植和销售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种什么就卖什么,有一定收入,但因管道设施、机耕道和水池等基础设施前期投入大,没真正盈利赚钱。2018年,蔬菜基地的毛收入只有10万元左右,除去成本,没剩下多少钱。
那2019年收入翻倍的“底气”从何而来?
说话间,罗明武打开自己手机页面,找到一个名为“凤岐追溯”的APP给记者看。他一边打开一边兴奋地说,每天,他都用这款APP实时查看当天的蔬菜批发价格,了解市场行情,知道哪种蔬菜贵,哪种蔬菜便宜,精准了解当下种植哪类蔬菜能挣钱,从而引导村民蔬菜种植类型,解决“种什么”的苦恼。除此之外,通过“凤岐追溯”APP实时发布的蔬菜价格,还能避免卖菜时,客户压价的问题,保证蔬菜收购价格。
“因此,接下来蔬菜基地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多种类蔬菜种植,如西红柿、茄子、豇豆、大青椒、线椒、牛心菜等,合理分配种植。”罗明武介绍,这些都是备受市场青睐的时蔬,卖个好价钱没问题。
“我们现在暂时不用投入太多资金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卖菜的钱可直接进荷包。”罗明武坦言,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完备,蔬菜产值也会跟着上去,量大了,卖的钱自然也会增加。
据了解,目前场边村种植的蔬菜,由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提供相关技术指导,质量有保证。而销售方面,周边的工厂、学校食堂都已成为场边村的蔬菜订购商,销路早已不是问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