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新区:发展绿色金融 提供绿色动力

2019年03月07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加大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绿色发展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从北京到贵安  让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我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壮大绿色环保产业’,这与我们平时努力的方向是相同的,我们备受鼓舞。我认为贵州拥有发展绿色产业的巨大潜力,这也是我们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副主任蓝虹说。

  自2017年6月,获批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贵安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统筹、高标准规划、高效率建设,找准定位、勇于探索,借力金融创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标《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任务清单》的57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贵安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新路,为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绿色动力。

  目前,贵安新区已探索建立了绿色金融项目库,入库项目76个;已吸引20余家金融机构入驻,168亿元的绿色资金通过多种金融服务渠道,服务大小绿色项目,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另外,贵安新区分布式能源中心绿色项目、光伏扶贫信贷项目等成为全国绿色金融项目典型案例。

  如今,贵安新区正朝着绿色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努力,已经拟定好新一年绿色产业的发展目标。

  据蓝虹透露,今年,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将推出十大重点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有:出台《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标准》、提升扩大绿色项目库、落户农村产权交易所。

  今年3月底,贵安新区将对标对表最新绿色产业目录、绿色大数据中心相关指标,结合产业发展特征和国际指标体系,出台《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标准》,内容包含国内资金和国际资金两大板块,力争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的资金投资绿色项目库。同时,将该标准与大数据结合,建立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形成一体化绿色金融服务。

  今年6月,贵安新区将进一步完善扩大绿色项目库,积极引入国际金融机构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预计入库资金达到3000亿,至2020年可引进80家包括银行、债券、保险、交易所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项目库,并通过平台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评价体系。

  积极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所落户贵安新区,该交易所可交易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在内的农村产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挂钩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及资产处置等,让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等通过市场原则实现有序流转。

  “不仅如此,贵安新区已被国务院和中财办评定为绿色金融支持清洁供暖的典型试点城市,这也会成为我们重点推进的工作。我们将努力完成好国务院、中财办和央行交给贵安新区的改革创新任务,让其成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蓝虹说。

  据介绍,下一步,贵安新区还将立足于贵州的绿色产业,全力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多层次业态聚集发展、一体化绿色金融服务的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做大做强绿色金融,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贵安发展蓝图

  新时代的壮丽画卷正在向我们徐徐展开,贵安新区“一城一带”的壮美蓝图正在我们手中描绘,未来催人奋进。

  2018年,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有效推进,贵安新区分布式能源获国务院和中财办批准为国家级绿色金融港试点项目,绿色金融港一期已建成投用。

  今年,贵安新区将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立绿色项目发布、绿色金融风险分担等机制,创建绿色金融标准和绿色认证体系,引导和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加快绿色金融港二期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积极争取贵州绿色金融交易中心、农村资源产权交易中心、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落户。

  抓好绿色金融改革趟出发展新路。贵安新区要把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作为一种新思路、新思维,作为一条新路径、新出路。要跳出贵安、跳出贵州抓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瞄准西南乃至全国绿色金融的大盘子、大产业,摸准政策底线和高线,按照“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大胆闯、勇敢试,努力探索出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积极争取整合全省资源来推进,努力去争取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和省委政研室、社科院、贵州财经大学等智库机构和院校资源,形成举全省之力推进的良好格局。利用国家持续全面扩大开放,特别是对境外金融机构准入逐步放宽的机遇,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引进银行、股交所、证券、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的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快速形成集聚效应和优势。

  黔中足迹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委印发《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获批一年多来,贵安新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风控体系、绿色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为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绿色动力。目前,贵安新区主要收获了四个方面的成果:

  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组建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编制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探索出了“两端五体一库”的绿色金融发展总体构架,构建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

  在产业融合上,围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五大领域,贵安新区探索构建了绿色金融“1+5”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绿色金融项目库,入库项目76个,成功培育了分布式光伏扶贫绿色信贷、分布式能源中心绿色资产证券化、隧道绿色数据中心碳交易以及新能源汽车绿色消费金融等一大批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在平台建设上,贵安新区规划建设全国首个占地3000亩的绿色金融港。其中,占地8.37万平方米的绿色金融港(一期)已建成投用,吸引20余家绿色金融机构入驻;占地384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的绿色金融港(二期)已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投用。

  同时,依托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大数据+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建设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数据库,成立绿色金融担保公司,并设立绿色金融补偿基金,建成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风控体系,在风险防控上也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按照计划,下一步贵安新区还将成立绿色金融交易所,通过绿色金融港的资金聚合能力,盘活贵安新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绿色项目,以绿色金融助推贵安新区绿色发展。

  同时,贵安新区将出台一系列措施,从绿色业务开展奖励、绿色金融人才奖励、机构落户奖励等方面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按照发展规划,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建成后,将力争吸纳入驻的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不低于100家,入驻的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不低于100家,初步建成一个设施先进、机构集中、服务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效应的绿色金融中心、社会财富管理中心,成为贵州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届时,绿色金融港将成为贵安新区金融机构最集中、金融设施最先进、金融服务最高效的金融中心枢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