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改革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扶持政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发挥好综合保税区作用。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落实金融等行业改革开放举措,完善债券市场开放政策。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
加强外商合法权益保护。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中国投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机遇一定会越来越多。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从北京到贵安围绕三个方面 加快对外开放
2018年,贵安新区对外贸易量质齐升,引进外资稳步发展,服务贸易取得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24.8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7.44亿美元。
今年,贵安新区将围绕加大外资、外贸工作调度力度,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推进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
据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商务处负责人孟熹介绍,新的一年,贵安新区将以贵安综保区(电子园)为载体,申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加强苹果、高通等重点外资外贸企业的调度;梳理外资、外贸“僵尸”企业,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协助企业解决困难。同时,精心参与数博会、贵洽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大对外交流和经贸活动,制订有针对性的外资、外贸企业招商引资计划,争取引入更多高质量的企业和项目。
贵安新区将推进磊庄机场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龙洞堡国际机场通道开通国际航运专线;依托黄果树机场等支线机场货运功能,构建航空物流集疏体系;依托我省已开通的南向通道国际班列,从广西北部湾港区、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等出海,融入海上丝绸之路。
贵安新区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城市的交流合作以及有口岸功能地区的交流合作,推行联合会商机制,形成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常态化互动交流合作。通过以上措施,力争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是贵安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今年,贵安新区将按照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试点的批复和商务部工作要求,根据《贵安新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全面梳理上海自贸区、北京市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等地政策措施,争取一批政策突破。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统计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我们要强化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加强新区单位、部门统筹力度,形成合力。用足用好国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减免、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贵州省服务贸易发展支持资金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资金,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孟熹介绍,贵安新区将通过建设苹果、华为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产业项目,加大引进以数据服务为重点的服务贸易企业。以贵安综保区(电子园)鼎韬和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亿蜂两大服务贸易综合平台为基础,运用两大平台集聚效应,引进更多优质服务贸易企业,推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贵安发展蓝图
新的一年,奋斗是最鲜明的底色,实干是最嘹亮的号角,团结是最强大的力量。
今年,贵安新区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全面梳理上海自贸区、北京市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等地政策措施,争取突破一批政策,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统计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
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贵安新区将持续推进以服务业为主体、大数据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一体两翼”模式,深化产业、政策、区域、上下、内外“五个联动”,争取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积极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探索“旅游+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商业新模式,加快建设贵安综保区(电子园)、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绿色金融港3个服务贸易核心集聚区,力争服务贸易额达60亿元,新增服务业就业2万人。
提升开放平台发展能级。贵安新区将以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大数据跨境数据中心、全省进口商品批发配送中心“三中心”为目标,加快完善贵安综保区(电子园)配套服务设施,推动开放功能提档升级,当好内陆开放“桥头堡”。强化贵安综保区、电子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绿色金融港“一区三园一港”功能互补和联动发展,增强对外开放合力。精心办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积极参与数博会、民博会、贵洽会等重大开放活动,全面树立开放贵安的良好形象。
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贵安新区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监管模式、开放程度、外汇政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加快完善海关监管机制,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海关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通关效率,着力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大力加强区域合作。贵安新区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快融入贵广、沪昆高铁经济带,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城市和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常态化交流合作,大力推动中日产业园建设,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
黔中足迹
2018年9月,贵安新区在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8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78.38亿元。
作为贵州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自设立之日起,贵安新区就坚持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重要载体和契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不断搭建开放平台,更新开放理念,提高开放层次,扩大开放范围,优化开放布局,创新开放路径,完善开放体制,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
2015年1月12日,贵安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
2016年2月,贵安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开展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2016年3月,贵安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建成、当年验收、次年封关”的目标。
2018年,贵安综保区(电子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自2008年以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在贵州省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成为贵安新区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不断探索培育开放型经济,贵安新区从一开始就以国际化视野瞄准新产业、新业态,发挥集聚、引领、示范的功能,着眼全球资源和要素配置,突出招大引强与补齐链条并重,吸引了苹果、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中科院生物医学、FAST天文大数据中心等行业巨头的标志性项目落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