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新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让群众“少跑路不添堵”

2019年03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改革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贵安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民为核心,在涉及民生类事项上,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环节和时限,以政府权力做“减法”的决心,激发市场活力“乘法”之美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贵安新区通过“证照分离”改革、“减证便民”行动、同城通办、创新现场核查等方式,在深化食品经营许可“放管服”改革方面持续发力。一系列改革后,审批环节、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同步压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少跑路不添堵”。

  开启同城通办 除“往返跑路”之疾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申领证书,极大地简化了办理流程、提高了办证效率,办事真是简单多了!”2月20日,贵安新区高峰镇一个体户金东平在高峰镇政务服务大厅领到了刚办理好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过去,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到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需要消耗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耗时长、效率低。

  2017年初,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推行“贵安三办”,这一情况得到了转变。

  贵安新区依托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实施网上申报、在线审批、网上反馈和证照寄送模式,推出一批“零跑动”事项网上直办;梳理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微信、自助申报终端等多渠道,实现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可办;推进审批服务窗口向乡镇(园区)延伸,推行乡镇(园区)受理、网上流转审批、证照授权打印的方式,突破区域管理限制,实现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乡镇(园区)同城通办。

  “2017年3月,我们第一批就将食品经营许可纳入同城通办试点,申请人自主选择办理地点,不受属地限制,根据自身情况就近办事,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将审批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减少往返新区消耗的时间。”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社会事业处工作人员谢丽娜说。

  实施同城通办以来,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的2个分局和4个乡镇的政务中心共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446件,同城通办突出办事路程的“极简”。

  实施承诺办证 解“程序复杂”之烦

  以前,食品销售经营类的个体户在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时需要在网上先提交相关资料,后台在审核所有资料并确认真实完整后,将组织踏勘人员到个体户经营场所内开展现场踏勘工作,待踏勘结束确认符合标准后,即可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时间冗长,程序繁琐。

  这一情况在2018年得到了改变。

  2018年,贵安新区进一步调整“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先行先试将食品经营许可(50平方米以下的食品销售经营户)纳入承诺办证范畴。

  “承诺办证”是贵安新区“证照分离”改革重要措施之一,新区从经营者需求出发,在受理“承诺办证”事项时,要求申请人必须认真阅读告知书内容,确认其是否达到经营条件,知晓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在《告知承诺书》后签字确认,待申请资料审查通过后即可作出审批决定,当场即可领取相应证照。

  “通过推行‘承诺办证’,领取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时间从8个工作日缩短到了当天领取,从‘承诺件’变成了‘即办件’,证照的领取更加快捷、高效。”谢丽娜说。

  同时,审批部门在颁证后2个月内,将对“承诺办证”经营户开展至少1次现场核查,核查承诺属实符合审批条件的,允许其继续经营;核查发现申请人不满足审批条件的,给予一次5个工作日的整改,整改后经核查仍不符合规定的,按程序撤销许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审批失信黑名单库,将作出虚假承诺的申请人纳入失信名单管理,加强失信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这样,既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方便,又保障了证照的合规性,降低‘承诺办证’的审批风险。”谢丽娜说。

  跑一次即可当场领取证照,解决“办证难、办证繁、办证慢”等问题,令不少群众拍手称好,承诺办证突出了办事流程的“极简”。

  取消证明材料 纾“奇葩证明”之恼

  “我这次只带了4项材料就可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以前相比,现在真是方便太多了。”贵安新区一家餐饮店老板程芳说。

  2019年伊始,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食品经营许可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不再审查经营场所在内的5项证明材料。贵安新区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减证便民”措施,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不再收取经营场所证明材料,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培训合格证明,保健食品注册或备案证明,自动售货设备产品合格证明,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证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证明共7项证明材料。通过“减证便民”行动,申请材料从11项减少至4项,极大地减少了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的时间,突出了审批材料的“极简”。

  “以前,经营户提供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证明,需要找相关单位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并出具相关报告,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现在取消收取这项证明,自然就缩短了拿证时间,提升了办事效率。”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窗口工作人员韦光惠说,审批简化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缩短了拿证时间,极大地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了便利。

  创新视频踏勘 破“低效审批”之难

  “这里面的餐具多久消毒一次?”“每天都会消毒。”2月20日,贵安新区永和汇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接受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的远程视频踏勘并顺利通过。

  “一般来说,50%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2次以上现场踏勘。反复现场踏勘增加行政成本,降低了审批效率。”谢丽娜说。

  2018年8月以来,贵安新区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依法依规、便民利民”的原则,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以远程视频踏勘替代传统现场核查,开启“自主选择、远程核查、在线反馈”的踏勘服务新模式。

  “首先,我们在事项申报环节,就会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向申请人宣传和介绍远程视频踏勘的方式和流程。在了解其相关硬件条件和技术能力具备后,由申请人自主选择后签订《远程视频踏勘同意书》就可以正式开始受理了。”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社会事业处负责人刘环琼介绍说。

  随后,由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踏勘调度处室随机抽取踏勘人员,联系申请人确定踏勘具体时间,并在踏勘微信群公告派单情况。执法人员在监察人员监督下按照时间对现场开展视频踏勘工作,全程录制视频留存影像资料,踏勘结束后在线向申请人反馈踏勘结果。

  “整个踏勘过程公开、透明,环节不变、标准不降、资料不缺,确保权力运行全程留痕。同时,每个月我们将抽取不低于10%的远程视频踏勘办件进行监督回访,建立失信黑名单,强化失信惩戒力度,防止虚报地址、提交虚假资料、故意逃避或隐瞒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等行为。”刘环琼说。

  远程视频踏勘,既解决了反复踏勘浪费时间、申请人时间不固定等问题,减少行政成本,极大地缩减了办公开支,有效杜绝踏勘标准不一、自由裁量过大、吃拿卡要等情况,实现“不见面踏勘”,全面提升了审批服务工作的便捷度、廉洁度和满意度,突出了核查过程的“极简”。

  【记者手记】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为民服务,一直是贵安新区推进各项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2015年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至今,始终以“一心为民谋便利、一意为公求创新”的初心使命,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创新为引领,合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证照资质,大幅压减各类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项目相关审批程序,切实减少政府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干预,将200多项行政许可精简为92项,其中,完全取消67项,成为审批最少的国家级新区,不断提升各项民生服务事项的便捷度、廉洁度、满意度。

  2018年,贵安新区一方面搭建企业开办“高速通道”,探索构建“一化三压缩”企业开办最多不超过三天改革新模式,将企业开办精简为工商注册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3个环节,开办时间缩减到3天以内,最快1天半完成,使企业以最便捷方式、最少成本、最短时间进入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难题,将改革事项由62项调整到98项,有效破解了“办证多”“办证难”和“准入不准营”等难题,实质性降低了市场准入准营门槛。

  不仅如此,贵安新区还开展“多证合一”“一照(证)经营”,在新区范围内以药店、电影院、网吧三类市场主体为切入点,将经营相关的多个许可事项进行集中办理,在不调整审批权限、不降低审查标准、不改变编号规则、不影响事后监管的前提下,打破前后置审批模式和证照发放方式,实现企业“一照(证)通天下、走四方”,激发了市场活力。

  未来,贵安新区将以创新为引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