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新区:创新治理模式 建设一流城市

2019年03月14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广促进社会和谐的“枫桥经验”,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探索新路子 呵护美家园

  “城市管理包括一个城市日常运转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大到一个交通体系的运行,小至一片垃圾的清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业务科科长卢春生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这给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让我们更有信心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一流现代化城市。”

  作为贵安新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部门,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自成立以来,就大力推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日常工作。在市政道路管理方面,为了做好新区城市道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该局通过整合新区城市管理工作资源要素,切实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区域式联动、网格化管理”新路子,创新性地将新区骨干路网的综合治理划分为“巡查管护网”“执法保障网”“督查考核网”三阶网格化,推进城市管理市政巡查管护、综合行政执法、督查考核工作的相互融合,探索构建“三位一体”城市管理网格化的新机制。这一管理模式的推行,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新区城市路网的日常整洁卫生和正常运转。

  2018年,贵安新区下大力气建设的4个垃圾转运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不仅更加完善了新区“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在功能设计上还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智能等特点,确保了4个乡镇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全覆盖。

  据介绍,下一步,该局打算与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各高校积极对接,加强对各高校餐厨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工作,让城市更加洁净美丽。

  今年,该局的主要工作是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总体任务,聚焦“一城一带”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周边的人居环境改善,推动新区垃圾分类工作,加强与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各高校的合作,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共同呵护美丽家园。

  该局还将继续推进农村垃圾收运工作,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各个环节,加强推进水源地周边、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周边、旅游村寨、城市主干道等垃圾收运工作以及路灯管理、公厕改造及完善工作等,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中的基本职能,努力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打造贵安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推进新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共同为新区的发展出力。

  贵安发展蓝图

  一流的城市必须配备一流的城市治理,才能绘画出绚丽的城市图景。

  2019年,是贵安新区转型发展、奋力突破的关键一年。今年,在城市管理方面,贵安新区将聚焦“一城一带”建设,全力以赴建好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中火力,全面加快开发建设,加快打造一流现代化新型城市;加大“三纵六横”骨干路网建设力度,完成人才路西段、博士路、松柏山环线北段等12条道路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医疗、文体、商住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建成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初高中、东盟小镇一期、碧桂园学府1号;积极推进群升大智汇、恒大童世界等项目;大力支持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医院提级改造,新增商业、住宅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打造“宜居、宜学、宜创、宜游”的城市空间。

  此外,贵安新区还将启动“三点三廊三区”重点城市设计,打造精致得当的城市空间形态,大力实施城市美化、靓化、绿化工程;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数智城管、公共信息、智能出行等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加快实施三维可视化平台和智慧大学城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统筹做好居住、商业、休闲、文化等配套服务,加快形成完备的城市功能;着重在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上下功夫,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的贵安新区,大有可期。

  黔中足迹

  俯瞰黔中大地,在1795平方公里的山水画卷上,贵安新区,这座朝着一流现代化城市飞速前进的新城,正向世人款款展现她的多彩容颜。

  “高颜值”的七彩大道、世外桃源般的云漫湖、宛若花园的社区居民楼……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构建、高智慧的城市管理,成为贵安新区这座迅速崛起的黔中新城的支点。

  目前,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了5座污水处理厂,处理总规模24.64万吨/日,现处理规模11.32万吨/日,规划截污干管170公里,已建在建截污管约100公里。

  2014年6月,贵安新区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林卡变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共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总变电容量640兆伏安。

  2015年,贵安新区共投入1400万元,在水源地周边的45个村(居)投入了207个垃圾收集箱、33个垃圾钩鼻车,4个乡镇建立8个临时转运点,实现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

  2016年,贵安新区投入5142.99万元用于4个垃圾转运站的建设,确保4个乡镇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全覆盖。同年,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垃圾转运站开建。如今,4个垃圾转运站全部建成投用,新区垃圾收运体系更加完善。

  2017年,贵安新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市政维护三大业务板块的“三位一体”城市运维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2017年,贵安新区7个天然气管道铺设完成,并点火通气。同年底,贵安新区率先在贵州省实现村村通天然气。2018年5月,新区14个安置点民用燃气管道工程全部完工。目前,新区已建设完成“贵安高中压调压站”“清中高中压调压站”“三纵一横”“六横一纵”燃气管网,另外在建线路16条,共计85.3公里,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

  交通建设方面,更是引人注目。目前,贵安新区已建及在建城市道路总长约474.6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约49.8公里,城市主干路约243.7公里,城市次支道路约181.1公里。

  2018年,贵安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5%,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植树造林10.5万亩,松柏山水库、云漫湖获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400套、新开工600套。14个新型社区加快回迁入住。

  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贵安新区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