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转场瑶湖机场
2018年,南昌高新区在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38位,首次挺进“3”字头;园区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首破百亿元大关;C919大飞机在瑶湖机场成功转场试飞,成为中国商飞大飞机重要的试飞基地;引进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73个,投资总额达741.44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模式,融资解决项目资金102亿元……
站位新时代,奋发新作为。2018年,南昌高新区开拓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各项指标呈现喜人态势,在强产业、促改革、抓创新、优城市等各方面实现了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三区一城”建设跃上新高度,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奔向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
实力提升 经济大发展
近年来,高新区秉承“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相得益彰”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科技、产业、城市、人文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带动区、科技创新的示范引领区、绿色崛起的样板先行区和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
记者了解到,去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亮丽的“成绩单”,一系列喜人的数据展现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磅礴之势,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园区总收入在全省开发区中率先突破3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2381亿元;财政总收入提前一个月过百亿,同比增长22%,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列全市第一。进位赶超实现新跨越,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首次跨进“3”字头,名列第38位,实现“五连升”;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竞争力百强榜”中,名列第28位。科技创新增量提质,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再创新高,达到2.9%;高新技术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均达到60%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新增专利授权2500件,增长50%,专利授权累计突破万件。
产业升级 积蓄新动能
去年,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牢牢抓住“强攻产业、决战工业”主战略,产业发展升级提速。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2+2”集群发展模式。
电子信息产业再聚“龙头”,中微半导体MOCVD设备项目的落户,打通了高新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ED产业链最后一环,移动智能终端9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实现园区配套,使电子信息转型升级为可生产整机、高端芯片制造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航空产业扬优成势,瑶湖机场启动运营并取得A1级通用机场许可证,C919大飞机在瑶湖机场成功完成转场试飞,全国唯一一家省局共建的适航审定中心在高新区运营,中国商飞ARJ21飞机完工交付中心项目签约,已初步形成了以大飞机制造研发为主体,以瑶湖机场为支撑,航空零配件研制、通用航空、航空航天科研和公共服务等为配套的国家级重要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江中药业、济民可信、中科九峰、尚华医药等龙头企业,已形成拥有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医疗保健品、生物制品等多细分产业,涵盖从研发、制造到配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新材料产业依托江铜集团、江钨浩运等龙头企业,形成铜资源、钨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梧高凤必至。在“2+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一大批国内外实力强劲企业纷至沓来。去年,高新区新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达73个,投资总额达741.44亿元,市重点考核的11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户、当年投产。目前,高新区企业总数突破8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0家,高新区实现了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的华丽“转身”。
改革创新 培育新活力
中科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落户高新区,为科研发展提供“奋飞之翼”;中山大学与高新区共同建设研究院,为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一年里,大批高精尖科研项目在高新区落地开花,科技创新正助推产业技术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实现“领跑”。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水平,高新区打造了一大批国家、省、市各类产学研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让人才在这里放飞自己的梦想。去年,高新区新引进和培育科研平台16家,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1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家,增长110%;专利授权突破万件,R&D占比达到2.9%。
为留住人才,高新区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推进“瑶湖英才”计划落实,出台具有高新特色的“1+5+X”人才政策体系,招贤纳士,建设人才公寓,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专家、“洪城特聘专家”及各类领军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居住服务,让引进的人才生活在高新区如同生活在自己的家乡一样。
产业兴旺需要资金、人才、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聚合。为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高新区创新项目融资模式,融资解决项目资金102亿元,并与国开行密切合作,将南昌高新未来科技园项目整体打包,获得国开行首期授信额度85.7亿元。下好改革“先手棋”,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打破“铁饭碗”制度,积极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适应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需求的现代人事薪酬管理制度,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同时,探索“三拆三改”新模式,全面启动村级产业商业用地“地票制”改革,共盘活闲置集体用地4400亩,有效破解产业用地不足困境,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生态人文 打造宜居城
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是高新区保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瑶湖、艾溪湖、南塘湖有效截污,引水活化,生态更加优美;打造“瑶湖双节”,邀请全国知名“文化人”传播文化正能量;100多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多功能公共阅读空间免费开放……瞄准“生态高新”“人文高新”,高新区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树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把产业、科技、城市、生态、人文五要素相统一,探索出一条融合共进的发展道路。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高新区投资1.5亿元打造了南塘湖创新公园,为周边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的人才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成为我市具有创新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点;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移步闻香”的10分钟绿色休闲圈;全力推进荒改绿、绿改彩建设,实施了37万平方米闲置用地“荒改绿”和46万平方米公园、道路“绿改彩”项目,形成错落有致、景观优美的绿色廊道,使“碧水、蓝天、净土”成为高新区“标配”。
去年,高新区通过举办首届“瑶湖艺术节”和首届“瑶湖读书节”,高标准建设瑶湖书房、艾溪湖美书馆,引进三一书店、新华书店,布局一批社区24小时智慧书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次,谱写“十分钟文化圈”和谐幸福新华章。同时,高新区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借助社会力量,打造一个全民受益的流动“知识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打造一张极具特色的“文化高新”名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