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滇中新区:“放管服”改革的“滇中模式”

2019年03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在招商引资上,要想‘引新、引高、引强’就必须不断完善配套硬环境,提升服务软环境,让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日前,云南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滇中新区要想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必须在强配套、优服务等环境提升上下功夫;要吸引大企业进来就要在强化服务、强化项目落地上下功夫,把一些政策用活,特别是要体现在对企业的服务上。

  行政审批 优化项目落地提速

  “滇中新区要在改革中探索‘滇中模式’。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和必需措施。”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项目有效落地,快速缩短建设周期,滇中新区率先成立了行政审批局,把过去传统政府审批部门的职能集中到行政审批局,实现“一个窗口流转,一颗印章管审批”。针对一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滇中新区还实行重大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总协调人、审批代办服务等制度,由总协调人来牵头把前期工作和审批手续办完。

  另外,滇中新区全面启动多项合一、多证合一,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不断拓宽“零上门”和“最多跑一次”服务领域。例如,在服务企业上,滇中新区改变坐等企业来报件的方式,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在企业做前期工作阶段主动约请企业会商审批工作,一次对涉及企业建设项目涉及到的多环节的多个审批事项所需要件一次告知,提醒项目业主提前完善准备工作,防止在审批过程中反复出现缺核心要件而无法审批导致项目无法按期开工情况。

  滇中新区“一网通办”“互联网+政务”等措施,让企业切身感受到方便快捷。

  “在滇中新区办理的这些手续都没要纸质文件,只需要将相关资料以图片形式上传系统,直接在网上申报。滇中新区行政审批局会短信通知我们报件预审是否通过。如果没有通过,我们就上网查看,再补充材料。如果通过了,就会收到带哪些证件到窗口领取办结文书的短信。免去了我们反复跑的麻烦,方便快捷。”滇中临空信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策划运营管理部副经理魏进说。

  三年来,滇中新区审批事项流程和申报材料压缩40%,相对集中行使的审批权提速75%以上,共计完成企业设立、项目立项、节能审查、土地、环保、林地、水保等审批4925件次,其中,投资项目类审批2163件次,涉及项目总投资1921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滇中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9亿元,同比增长19.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49亿元,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03亿元,同比增长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27亿元,同比增长38.9%。从增速看,滇中新区经济发展动力十足,活力日益显现。

  统筹规划 支持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

  谈及滇中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坦言,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滇中新区开发建设起步晚、底子薄、财力弱、任务重。

  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国家级新区的统筹领导和政策支持,并针对各国家级新区发展实际,制订出台与各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差异化、差别化支持政策。同时,在国家有关部委间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新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国家级新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据介绍,滇中新区在整体开发建设方面还面临用地困境。目前,滇中新区重点开发的核心建设区范围内,约有32万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且以小块、点状形态分布于滇中新区开发建设的各个重点片区,建设用地不集中、不连片,严重制约了重点片区的整体开发建设。

  对此,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建议,对国家级新区的基本农田指标进行优化调整,将新区范围内的小块、点状基本农田进行相对集中连片归类和规划调整,帮助新区破解发展瓶颈。同时,在国家层面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单列,并给予一定倾斜。

  “目前这个阶段,如何走出政府购买服务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模式非常重要,因为随着国家严格控制地方举债融资,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新区原有的投融资模式难以延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一些债务风险很可能导致地方政府风险,建议专门设立国家级新区发展基金,通过风险可控、规模适度的专项基金来支持新区建设发展,并适当上浮国家级新区政府债务率和债务限额。

  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今,滇中新区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根据规划,到2020年,滇中新区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13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亿元,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支点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到2035年,滇中新区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6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90%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6000亿元,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支点作用更加突出。未来,滇中新区将全面建成山水林城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区,打造成为改革创新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开发开放先行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