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智能服务“一对一” 足不出户“扫码办”

2019年04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松江

“小松人才”人工智能模块上线一年,其访问量已达3.5万人次,实现即时回复,为市民解疑问、为人才省时间。区级“1+10”人才政策全面实现“扫码办”,坐在办公室完成填表、申报等,全面做到无纸化操作、足不出户办业务。这是区人才服务中心不断探索互联网+服务人才、企业在线服务后,交出的成绩单。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区人才服务中心跨前一步,思人才所忧、忖企业之难,优化营商环境、抓住人才之心,甘心当好“店小二”,为松江发展出力献策,不断推陈出新。今年,区人才服务中心将继续优化智能化服务平台,让企业、人才实实在在获得便利。

多元化智能系统

精准对接人才需求

只要有微信就能查询到办理业务的流程,如此便利的方式将在今年上半年与全区人才见面。不少人会担心如果用微信会不会产生信息安全问题,答案是不会。“我们将引入一套人脸识别系统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区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将打通区级、市级业务之间的壁垒,做到政府提前为人才推介可享受的政策或是优惠,并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做到一对一、点对点推送,“相当于个性化定制的服务吧”。

这个想法的萌生是因为在受理业务过程中,区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发现,许多人才只办理一些单一的业务,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实符合一些政策条件,被提醒了才恍然大悟。为此区人才服务中心跨前一步,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推介扶持政策,通过短信、微信等平台,让人才在保障信息私密性的同时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

“其实,这也是对小松机器人运行一年来的一种完善。”据介绍,小松机器人目前可以做到的综合性服务,覆盖面广但不精。如何做到横向、纵向全面发展是区人才服务中心一直在考虑的问题,经过一年来的排摸、调研,“我们就想往精细化方面做深、做强”。

在G60科创走廊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松江,服务好人才是松江发展的基石,为此区人才服务中心不断探索智能化服务。

其实不仅要提升人才获得感,也要全方位为人才考虑,这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引入社会力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才。

G60科创走廊人才交流网站上线半年,如何把网站做成人才的“家园”?区人才服务中心正在规划中,不久的将来该网站将会引入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咨询公司以及人力资源科技公司,并通过整合第三方招聘渠道,为人才、企业提供最新咨询和服务。届时,人才不仅可以在网页内交流,也能获取最新信息,还能直接投递简历,比起社会招聘平台,G60科创走廊人才交流网站更具权威性,在保障人才安全等方面更值得信赖。

科技发展的当下,只有跟上技术的脚步,才能做到服务的优化,区人才服务中心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为人才节时、省力,未雨绸缪,以人才切实需要为考量,打造人才家园。

精细化服务流程

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我从3年前就开始办理人事事务了,这些年下来,区人才服务中心推出的‘码上办’真的是非常便利,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所有操作。”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徐丹婷是行政主管,平时需要办理各种人才事务,自从有了区级政策全业务网上办理后,在临港松江科技城工作的徐丹婷不再需要在公司和区人才服务中心之间往返跑了。 

“而且信息如果错误也只需要在网上修改就可以,不需要多次去窗口,省时省力。”徐丹婷介绍,自己是区人才服务中心实施智能化业务办理后的第一批受益者,办理业务不仅可以省去到窗口的时间,连审核时间也大大减少,能更快地完成办理。

问及徐丹婷区人才服务中心最贴心的地方是哪里,她说可能是企业群,这个群集合了全区1500余家企业,群内会不断推送最新资讯。“最近群里引入了聊天机器人,原来需要等待工作人员解答的时间都省去了。”聊天机器人不仅可以抽丝剥茧般回答繁琐的政策问题,还能提供生活服务。“比如问天气,它也会回答。”徐丹婷笑着说。

据区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区人才服务中心大部分的业务内容都已经接入智能平台,例如招聘会报名等。徐丹婷也分享了切实体验后的感受:“以前我们参加招聘会先要知道信息,然后打电话报名,再等通知和公告,经常会忘记去看。”现在只要通过网上报名就能全程查询到办理流程,小到摊位号等都能一键查询,十分便利。

目前,区人才服务中心还在不断优化业务平台,比如填报个调税可以不需要企业、人才计算,填报学历信息可以直接从学信网抓取信息。徐丹婷知道这个好消息后,表示今年填报大学生实习补贴时可以省去许多信息确认和上传步骤了,对于企业来说十分便利。

区人才服务中心以企业、人才为中心,不断进行“服务改革”,以智能化服务为突破口,抓住人才的“心”,把牢企业需求,切实为我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