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诗人李白曾在《蜀道难》中感叹蜀道崎岖、惊险。千古名篇《蜀道难》让巴蜀大地的奇绝瑰丽、闭塞神秘深入人心,但浪漫夸张的“诗仙”李白不会知道,在千年之后考古支撑与研究掘进,崇山峻岭间开凿的蜀道、深受长江下游良渚文明影响的金沙玉琮、行销欧洲的蜀锦等无不反映着“蜀道难”从未阻挡古蜀人与外界交流的脚步,他们和外界的交流范围与水平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璋
蜀道:秦蜀之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踩开
金牛道作为古蜀道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段,其起点就在成都。“五丁开山”是成都人自幼耳熟能详的成语。秦国意欲出兵伐蜀,却不知道通往蜀地的道路,秦岭高险,不知道路怎么办?秦人做了五头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的尾巴下面,告诉蜀人说,这石牛能拉出金子来。为了把石牛顺利运回蜀国,蜀王派了五位力士开山成道。然而拉回来的石牛并不能便金,这条为接金牛而开的道路反而成了蜀国的灭国之路。金牛计就是今天金牛道的由来。
传说中有力大无比的壮士开山,但不难想象的是,3000年前没有坚固的工具、精密的仪器,古蜀人开凿蜀道一路上流下了多少血和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历史上的蜀道工程究竟有多壮观?近年来越来越多蜀道沿线的考古发现与历史上丰富的史证,蜀道起源时间不晚于5000年前,夏商时期初步形成,战国中期已全面形成,是东亚大陆形成最早的交通干线系统之一。
如果把秦蜀二地比作巨人,蜀道就是巨人肩上的一个扁担。秦蜀古道的称呼也说明了它的走向和区域,关中、汉中、蜀中,这三个地方都发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去年成都博物馆的“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展”则以文物实证了互动存在,证实早在商周时期,秦蜀先民就已开始利用天然的古道进行文化往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早在3000年前已被先民们用脚掌踩开。
三星堆的青铜立人像、纵目面具、神树、璋形器等,构成了古蜀王国大型祭祀活动的主要器物组合。这种类似的人面或兽面,在西安市的老牛坡等遗址也有少量发现。在三星堆,其铜眼形饰曾出土几十件,成为三星堆纵目面具之外,古蜀人“眼睛”崇拜的力证。不仅如此,作为祭祀的重要礼器之一,铜璋形器和玉璋在三星堆、金沙和汉中市的城固、洋县地区都有发现。
长江:古蜀人种植水稻的传入路径
诗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道出古人相思之切。而数千年前的古蜀人已经沿着长江,与其他文明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辉煌缘起自首尾两处。首,是岷江上游的古蜀文明,尾,是以玉器著称的良渚文明。
古蜀先民在距今5300年到4600年左右的营盘山遗址时期,还只是种植小米。但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什邡桂圆桥遗址和其后的高山古城、宝墩遗址,便发现了水稻的遗存。而水稻的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1万年以前,其原产地就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虽然水稻是由一部分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带入,还是经过无数次的货物交换、农桑学习而来仍未被考证,但我们可以想见得到水稻的古蜀人的欣喜之情。千里之外的神秘农作物,竟与成都平原的气候土壤如此契合。
不仅如此,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有不少良渚文化玉器的踪影,尤其是玉琮这种器形复杂的礼仪器。良渚文化散落在长江下游、环太湖与钱塘江流域,他们稻作农业已相当进步,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比如玉石制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也许,在三四千年前,古蜀人和古越人已通过长江来往,就农业手工业技术、神权思想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了。
有意思的是,传说中古蜀五祖之一的鳖灵正是从长江而来。传说古蜀“开明”王朝的创始人鳖灵原是楚国人,不小心失足落水溺亡后,尸首逆流而上到了郫县。复活后被望帝任命为蜀国丞相。后来大洪水爆发,鳖灵带领人民治水,在都江堰玉垒山凿开一条通路,解除水患,人民由此得以安居乐业,他也因此继承了帝位。
十节玉琮
南方丝绸之路:成都通过丝绸与世界对话
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罗马大剧院挤满了贵族,当凯撒大帝身着丝绸袍服出现在看台中央时,引起了全场的轰动。华丽无比、闪耀光芒的丝绸让在场所有贵族无不艳羡。此后,人们争相效仿穿戴丝绸品,丝绸在罗马城中广为流行。被罗马贵族竞相追捧的丝绸并非国产,而是通过神秘商道,从万里之遥的中国运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来自有着锦官城之称的成都。
回溯以往,成都的丝绸文明,积淀着上千年厚重的历史。从传说中嫘祖发现蚕丝开始,到聚集在岷江上游的蜀山蚕丛氏发展栽桑养蚕的技术,再到以蚕桑丝绸兴邦,蜀地的兴起无一不与丝织业有着紧密联系。三星堆出土的人物面具,也形象反映被称为“凸目养蚕人”的历史。
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是成都,这条交通道路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时期。在金沙遗址中,出土了200多件玉璋,数量之庞大,比全国其他遗址或地方出土的玉璋数量的总和还多。越南北部东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凹刃玉凿、领玉璧、玉璋等,都与三星堆、金沙出土物样式一致,而三星堆也出土了大量来自印度洋的海贝。凡此种种,我们不难发现,古蜀国其实很早便与域外通过一条道路发生联系。
大量史料证实,早在北方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一条由成都出发,经云南进入南亚和东南亚的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形成南方丝绸之路,造福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各国人民。与此同时,古蜀先民不辞辛劳,把产于成都的蜀锦,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运往长安,从长安再运往西域、中亚和世界其他地方。那些满载货物的马匹,从成都一路南下,清脆的马蹄声、悦耳的铃铛声,夹杂着川商们的谈笑与吆喝,响遍沿途的山谷与村落,响彻南方丝绸之路。这些披荆斩棘的川商先祖,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记者 李雪艳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