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209公里富民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这将服务周边群众15万人,直接带动新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4月的最后一天,天府新区传来好消息,总长度为209公里,涉及新区内54条道路,连通新区新兴、合江、永兴街道等12个街道(乡镇)51个村的富民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了。自此,天府新区全面实现所有郊区村委会通达双车道等级公路。而这条富民公路也是天府新区的重大项目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富民公路建成后将服务周边群众15万人,直接带动周边枇杷、草莓、水产养殖、精优蔬菜等特色农业及文体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蓬勃发展。近日,天府之声记者对新区富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探访。
选线尊重自然
路段达四级公路标准
作为该项目的承建单位,成都天投集团建设公司按照“四好农村路”既“走得出去”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又“引得进来”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设施齐全、安全便捷”的总要求,消除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安全隐患,确定农村客运线型技术规划,选线尊重自然、随弯就势、少占地、慎填塘,增设涵洞、人行梯步及改沟渠,结合新区实际规划农村富民公路 209 公里。“在规划路线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地形特点,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该项目经理任洪斌向天府之声记者介绍。
如何让这条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民路”?成都天投集团建设公司内部讨论认为,必须对该公路进行提档升级,把建设质量跟上。
任洪斌介绍,建设团队通过打通阻隔点断头路、升级拓宽路面、完善路灯安装、规范标志标线、增加标牌标识、植绿增景、疏通水系、顺接出入户道路、第三方检测等方式提升建设质量。
建设团队将既有的 3~4 米宽的单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和部分3~4米宽土路,改建成大部分为6.5米宽沥青混凝土路面、小部分为4.5~5 米宽沥青混凝土路面。实施路基软基换填5.8万立方米,增设波形护栏80.3公里,铺筑沥青路面130万平方米,在道路挡墙顶栽植蔷薇、迎春等景观植物 4 万余株,全线边坡植草 11 万平方米。建成道路路基、路面宽度整齐标准,安全、排水设施完善,全部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任务重 每天完成砼约1500立方米
在任洪斌看来,这个项目不仅任务重、分布广、协调难度大,此外,保通要求和环保要求也很高。“达到基本通车条件的工期大概就只有280天,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压力还是很大。”他进一步补充,该项目涉及天府新区12个街道(乡镇),规划范围总面积约780 平方公里,并涉及东风渠、通信、电力、电缆等管理单位,也给项目建设带来了协调难度。此外,工程位于天府新区,周边为旅游环线,生态、环保压力大。
“这个项目没有技术难点,工程重点在于施工组织、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这些方面。”他介绍,项目工点分散,线路较长,需科学统筹安排各工点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整体施工进度,故整体施工进度安排是管理施工组织的重点。为此,他们对项目每条路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其结构物及工程内容对每条路进行工期安排,并划分每条路的施工管理重点。以每条路的工期完成保证该工区施工任务的完成,以每个工区节点工期及施工内容的完成来保证整个项目施工产值的完成。
“本工程部分桥梁跨越河沟,施工期间必须保持畅通,需搭设钢栈桥进行改道,采用钢管桩+贝雷梁作为栈桥支撑方案,为技术管理的重点之一。”此外,他还介绍,工程道路绝大部分为原有路扩建,新旧路基搭接质量关系到路面质量病害,因此新旧路基交界处理为技术管理重点之一。而沿线道路经过水田、水塘等软弱地基较多的地方,因此,软基处理以及新老路基交界处理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据他介绍,该项目共需砼约42万立方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每天需完成砼约1500立方米。项目部制定专门的砼管理办法及相应流程对砼拌合站及罐车进行管理。此外,他们还进行设计优化,将部分盖板涵变成同直径圆管涵,节约施工时间。
连通新区 打通乡村振兴动脉
天府新区于 2016 年先后启动郊区公路新改建项目,富民公路作为郊区公路新改建提升工程之一,于2016年9月启动建设,以实现该区域农村地区的所有村委会、行政区、住户、村小学、乡村旅游景区、农业产业园等通达双向两车道郊区公路,打造出一条以生态、旅游、观光为主的农村富民路。
富民公路总长度为 209 公里,涉及新区内54条道路,连通新区新兴、合江、永兴街道等12个街道(乡镇)51 个村。“这个项目线路长、工点分散、保通要求高、协调事项多、地质情况复杂、安全风险大、无法断道施工,应该说难度还是很大。”
任洪斌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团队通过保通便道、分段施工、增加洒水次数、静压方式处置城镇路段路基等方式,尽可能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月底,该项目终于全线贯通。“修好了这条马路,出了家门口,想到哪就到哪!”新区三星街道云崖村3组段68岁的村民陈吉庆满心的欣喜溢于言表,“以前村里这条土路,烂得不行,路又窄又陡,特别危险。
尤其是下雨天,出门就是一身泥,路又烂又滑。现在路修好了,下雨天出门也方便了。”
该项目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富民公路除了给群众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也更助力以梨子远近闻名的新区大林街道果农们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道路修通之前,梨子卖不上价钱,主要原因是路不好,客户不愿上门。”当地村民魏松化说,长达 17 公里的富民公路大林街道生态旅游环线段于去年11月修建完成,连通了半山腰的各村,共同构成村民运输梨子、广柑等水果远销外地,从而迈步走向幸福生活的“黄金路网”。
据了解,该公路直接惠及新区群众15万人,直接带动周边枇杷、草莓、水产养殖、精优蔬菜等特色农业及文体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蓬勃发展。“富民公路建成将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带动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真正成为一条‘富民路’。”天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