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进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发展

2019年07月22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在即,贵州理工学院筹备小组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事宜。

  今年,贵州理工学院向交流周组委会申报并获批举办开幕期期间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论坛”;全年期大赛3项:“2019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B&R杯’大学生无人机编队飞行舞蹈创意编程大赛”“2019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大学生创意机器人设计大赛”“2019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大学生公益设计创意大赛”。

  筹备小组紧锣密鼓 3大赛事不落其后

  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论坛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将于7月22日在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办,3大赛事也于本月20日之前全部举办完毕。

  为保证筹备顺利进行,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了“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材料组、接待组、宣传组、交通安保组、竞赛组6个小组。

  目前,在各小组密切配合下,贵州理工学院的邀请函已发至国内外29个联盟单位及国内外5家(其中国内2家、国外3家)拟入盟单位,并制订了初步会议日程。会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联盟内部会议,联盟成员单位校领导参加。第二部分为开放会议,含开幕式、主旨论坛、闭幕式3个环节,所有参会嘉宾参加。

  筹备事宜紧密有序,全年期3大赛事举办也不落其后。3大赛事的获奖作品将在中国-东盟国际会议中心展出,还将在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论坛闭幕式上举行颁奖典礼。

  构建合作机制 强化企业作用

  当前,产教融合已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由贵州理工学院发起成立的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主要以联合中国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共同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合作机制,促进联盟高校间人才交流、信息共享,共同推进中国-东盟高校间创新创业交流与合作为宗旨。联盟的成立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高校间的友谊,搭建了更加畅通的合作渠道。目前,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高校已达29所,其中国内高校、机构21所,国(境)外高校8所。

  据介绍,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论坛将深入讨论怎样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同时,就中国及东盟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实施路径及成功经验进行交流,以此促进中国及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繁荣。

  搭建联盟平台 创新育人模式

  据介绍,自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2017年成立以来,目前已举办了两届年会,累积了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次论坛举办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7年7月28日,贵州理工学院于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主办“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期间,由贵州理工学院发起,经参加论坛的22所国内外高校及机构认同,成立了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并成功举办第一届年会。第一届年会主要以达成共识为目标,明确联盟成员单位在联盟框架下开展以下合作:以联盟为核心,设计相关项目(会议、论坛、大赛等)并组织实施;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将联盟年会常态化,并定期举行,促进联盟成员间在教育、科研和文化等领域合作;促进联盟成员单位间师资、课程、课题、项目等资源共享,共建课程体系;促进联盟成员单位相互推荐、招收和培养联盟成员国国际学生;积极宣传、扩大影响,吸纳国内兄弟院校,尤其国(境)外高校加入联盟。

  2018年7月26日,“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二届年会——全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长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协同育人·融合发展——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为主题,旨在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路径,共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论坛上,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教育界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各高校校长还根据各自国家和地区经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创新高等教育机制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在许多领域达成了共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