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湖南湘江新区“两个100公里”项目的最后冲刺,智慧的路正张开双臂迎接聪明的车。汽车,经历百年的光荣与梦想,正在走向自动驾驶。小编带你走进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看看湘江新区造智能汽车的实力。
自动驾驶在不断突破
近日,2019年大陆集团中国技术体验日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开启。以“展示智能创新,引领美好未来”为主题,进行为期三天的体验日,大陆集团通过13辆演示车充分展示了其在自动驾驶、车联网、人车交互等领域的多项产品、技术。
让汽车实现自动驾驶是人类对汽车的梦想。汽车诞生后不久,发明者就开始考虑自动驾驶汽车了。1925年,发明家弗朗西斯·胡迪娜展示了一辆无线电控制的汽车。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著名的大学如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先后加入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似乎从科幻电影走进了现实,2015年10月,特斯拉推出半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这是第一个投入商用的自动驾驶技术。2018年新款奥迪A8是全球首款量产搭载Level 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实现Level 3级自动驾驶。
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底开始,一路紧追。清华大学在国家的支持下,从1988年开始研究开发THMR系列智能车。长沙也为中国无人驾驶贡献着智慧。国防科技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先后研制出基于视觉的CITAVT系列智能车辆,2011年国防科技大学与一汽集团共同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286公里的面向高速公路的全程无人驾驶试验。
此后,中国自动驾驶不断突破。2018年12月底,全国首个智慧公交开放线路在湖南湘江新区试运行,投入使用的智慧公交由长沙本地企业研发。长沙、湖南湘江新区走在了自动驾驶公交上路的领先地位。今年,百度和红旗合作量产制造的自动驾驶出租车Apollo将在湖南湘江新区开放道路运行,百度官方称Apollo是一套自动驾驶纯视觉城市道路闭环解决方案,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道路L4级视觉感知解决方案。湖南湘江新区正在率先迈向自动驾驶之城。
智能硬件新区智造
汽车的智能化,首先需要智能硬件。去年以来,新区造智能汽车产品厚积薄发,不断涌现。
“监测到路径外污染,开始追踪作业。”“返回规划路径,监测到行人,启动避险绕行程序。”近日,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一队5G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颇引人注目。5G无人驾驶垃圾收运机器人背部有一个感应式圆形门,当感应到有矿泉水瓶、纸屑等垃圾时,会自动打开门。去年10月26日,全国第一批针对自动驾驶城市商用车的道路测试牌照在长沙颁发。今年初,中联环境和酷哇中联推出的无人驾驶清扫车、抓举车等,已在橘子洲上组队作业。
“第一波能够享受智能驾驶红利的一定是特殊车辆、专用车辆。”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CIDI)正在研发系列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研发的智能卡车的传感器布局为双目摄像头2对、鱼眼摄像头2个、激光雷达2个、毫米波雷达3个、超声波雷达10个、GPS2个、IMU2个、OBU1个。卡车可以在下雨、小雨、小雪以及雾天的情况下顺利运行。目前,单车有效的感知距离可以达到150米。
在自动驾驶领域,首先商业化的是基于传感(超声波、射频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的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为什么需要毫米波雷达?CIDI技术员介绍,毫米波雷达在汽车领域已经有多年应用。汽车引入毫米波雷达最初主要是为了实现盲点监测和定距巡航。自动驾驶中与常规汽车中传感器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LiDAR和摄像头,LiDAR可以检测到前方若干米处有一个标牌,摄像头则可以帮助汽车“理解”标牌上的内容。毫米波雷达毫米波波段的电磁波不会受到雨、雾、灰尘等常见的环境因素影响。因此,毫米波雷达是自动驾驶稳定工作的重要保障。
五链齐动构建产业生态
如何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并为之构筑良好的产业生态?长沙、湖南湘江新区的回答是“五链齐动”。
产业链正在形成。目前,长沙聚集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中联、京东无人车、三一、北汽、智慧畅行、桑德等具有重大技术创新和较大产业规模的智能网联汽车关联企业347家,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湘江联盟”,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初具雏形。
知识链有效支撑。国防科技大学于2000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面向高速公路环境的无人驾驶汽车;长沙拥有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智能处理实验室等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人才链精英聚集。长沙拥有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的院士17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0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0余人,以及科研人员2万余名,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基础雄厚。
资金链保障有力。长沙加快湖南金融中心和湘江基金小镇建设,打造“新区基金系”,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效对接,通过资本赋能助推产业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政策链全国领先。去年长沙发布了《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为入驻基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企业提供5年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能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支持。长沙还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首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逐级开放制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