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东机场开启“航站楼+卫星厅”一体化运营

2019年09月17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昨天,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主体工程暨卫星厅正式启用,上海又迎来了航空枢纽建设新的里程碑。当天正值浦东机场通航20周年,卫星厅的启用,为20岁的浦东机场翻开了“航站楼+卫星厅”一体化运营模式的新篇章。

  浦东机场卫星厅为全球最大单体远距离卫星厅,位于浦东机场现有T1T2航站楼南侧,由两座相连的S1S2组成,呈工字型,提供出发候机、到达及中转服务。西侧的T1S1共同运行,服务东上航、天合联盟;东侧的T2S2共同运行,服务国航、南航、吉祥、春秋、星空联盟、寰宇一家等。

  捷运无缝衔接

  卫星厅启用以后,在浦东机场乘坐出发航班的旅客,仍在T1T2主楼完成值机、行李托运、出境手续、安全检查等流程,登机牌上登机口带有字母“G”或“H”的旅客则成为了卫星厅的首批“尝鲜者”,可到全新的捷运车站搭乘捷运列车前往卫星厅登机。而航班停靠卫星厅的到达旅客,根据标志标牌的指引非常顺利地搭乘捷运列车返回T1T2主楼,在主楼办理入境手续、提取托运行李。

  新建成的捷运系统是全球机场空侧区域首个采用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制式的系统,列车车厢采用目前载客量最大的A型车,4节编组,国内和国际车厢各两节,列车最高时速80公里,单向行程最快230秒,行车间隔小于5分钟。

  登机更加便捷

  卫星厅启用后,新增90个登机桥位,将使浦东机场航班靠桥率从50%提升至90%以上。

  其中环绕中央核心区有35座三层国际国内可灵活切换的登机桥,相比功能单一的登机桥每年可多处理700万人次的旅客量,提升了卫星厅的使用效能。S1卫星厅的中央中转大厅集中设置了国际转国内、国际转国际、国内转国际3种中转流程,国内转国内可在国内混流层同层中转,将极大缩短航班最短衔接时间,为航空公司推出更多中转产品提供了便利。S1卫星厅的全自动行李处理系统,每小时处理行李高达5000件,全面支持航空公司通程航班“一票到底、行李直挂”的业务需求。

  候机更加舒适

  浦东机场2座航站楼加上卫星厅,总面积超过145万平方米,旅客的人均候机楼面积从4平方米提升到了7平方米。卫星厅设有网吧椅、三角组合椅、沙发、躺椅、休闲椅等多种功能性座椅,旅客高速无线上网区配置了包括无线充电设备在内的充电设施。卫星厅商业面积共计2.8万平方米,免税商业面积近1万平方米,商业门店159个。餐饮兼顾多层次需求,布局更加合理,引入了多家知名餐饮品牌,并全部实行同城同质同价。

  卫星厅启用初期,浦东机场将通过楼内导视、志愿者服务,以及各种途径做好旅客出行提示,帮助旅客熟悉卫星厅流程。

  据悉,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于20151229日全面开工,其中,62万平方米的卫星厅以及旅客捷运系统、95万平方米的港湾停机坪等是其核心工程。目前浦东机场已形成了两座航站楼+1座单体卫星厅+4条跑道的基础设施规模,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运行需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