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空港商务广场项目位于云南滇中新区“窗口”形象区,机场高速与呈黄快速路交会处南侧,紧邻主城经济开发区,处于城市发展走廊的重要衔接区域。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2.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48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约13亿元。4栋主要建筑包括1栋政务办公楼、1栋商务办公楼、2栋商务酒店,再加上两个裙楼,将具备5A级写字楼、星级酒店、会务中心及商业配套等功能。
配套公园及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公园总体形状呈“水滴”形状,建有水景、健身步道、景观长廊、篮球场、足球场和特色雕塑等。设计以“滇水、春花”为主题,通过生态水景、水文化广场及云南樱花、银杏、蓝花楹、冬樱花及四季花卉景观体现昆明的水文化、花文化,构建一个会呼吸、能交流的健身运动公园,创造人与自然诗意相处的惬意之地。地下停车库设车位855个,有30个通风井与公园相连,有15个楼梯口可以进出。
确保质量 将冲刺国家优质工程奖
滇中空港商务广场项目于2017年11月29日开工建设,属于滇中文创小镇首期建设项目,承担着云南滇中新区入驻企业总部办公及招商引资等重要功能,未来将与李其商务休闲综合服务区在商务、政务、金融、会展及文旅购物等核心功能上形成联动。
该项目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溶洞、地下河、流沙等多重复杂的喀斯特地质情况。滇中城投公司、中建三局等建设、施工单位攻坚克难,啃下“硬骨头”,确保项目进度不断创造“新区速度”。该项目地质条件要求按8.5度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使用功能都按高标准要求,将冲刺国家优质工程奖,争取鲁班奖。
该项目原计划开发周期为2年。“截至目前,政务办公楼已交付,商务办公楼已进入室内装修装饰、机电安装阶段,两栋商务酒店处于移交温德姆、华美达进行精装修的阶段。”中建三局空港商务广场项目经理刘国栋介绍,“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云南滇中新区标杆性一站式高端会务平台。”
刘国栋说:“为保障政务办公楼按时按质交付,大家不辞辛劳、全力冲刺,同时在选材、施工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保证品质。”
室内环境 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近日,滇中城投公司委托云南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对滇中空港商务广场项目已交付的政务办公楼及裙楼进行了室内环境检测,检测结果为全部合格。
《检测报告》显示,在工程现场共抽取了34个房间进行室内环境检测,检测依据为《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等,检测内容包括氡、甲醛、苯、氨、TVOC等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
检测时政务办公楼及裙楼的室内装修情况为:办公室地面铺贴地砖或木地板,墙面为轻质隔墙板涂刷乳胶漆,部分墙面贴墙布,吊顶为石膏板或矿棉板;会议室地面铺贴木地板或地毯,墙面为轻质隔墙板、木板、乳胶漆或吸音板,部分会议室摆放LED屏,外墙为幕墙,每个房间都设有中央空调。
检测位置覆盖了每一个楼层,包括不同功能的房间。经过检测,34个检测点的氡、甲醛、苯、氨、TVOC等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单项结论全部为“合格”。
记者走进一楼的政务服务中心看到,约1200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咨询台、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企业开办及中小企业服务区、交易监管服务区呈“岛”形布局,一派崭新气象。
合理布局 提供高效智能生态的环境
滇中空港商务广场项目总体设计思路力求通过合理的布局、灵活的组合,提供高效、智能、绿色的环境。
中建三局空港商务广场项目总工程师、设计总监袁松介绍,“该项目整体建筑形象以稳重、大气、简洁、高效为主旋律,4栋塔楼互相错位布局,建筑各个部分均能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具体细节方面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特质:考虑到光污染对机场区域的影响,项目摒弃大面积玻璃幕墙的立面做法,采用自遮阳与可开启通风的大窗户体系作为立面设计;办公楼每3层设置共享空间的做法,充分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太阳能热水系统同步建设,达到建筑节能和增加建筑美观的双重效果;在节约用地方面,尽可能用绿化代替场地硬化;通过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等指标,保证绿色施工的开展;室内装修采用无VOC产品,降低健康风险;采用独立开启空调终端,办公环境健康舒适。
该项目在景观设计中还引入了海绵城市理念,主要采用入渗回补的方式进行雨水的综合利用:通过屋面雨水收集及下凹绿地设置,结合景观水体、蓄水调水池等内容实现这一理念;采用透水地面铺装,以达到良好的治水、储水效果;广场绿化带将有效缓解道路因暴雨引发的滞洪灾害,缓解内涝情况,还可以净化有机污染物,减轻地面污染,并有效储蓄降水和路面径流,有助于节约用水。
在交通方面,滇中空港商务广场项目还修建了一条下穿机场高速的便道,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地铁大板桥站。滇中城投公司工程部经理窦晶说:“这也提供了一个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