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东企业历时十年研发垃圾分类设备

2019年10月18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混装垃圾从投入口进入,经过一系列的分筛,厨余垃圾、玻璃瓶、硬物、塑料袋等分门别类从各个出口鱼贯而出。看着这台运行有序的机器,上海拯卫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德脸上掩饰不住笑容。这台机器从设计到生产再到技术攻关经历了近十年,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眼下,这台日处理500吨生活垃圾的大型设备正在调试中,年底就将正式投入使用。

  该机器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离心脱水,将湿漉漉的混合垃圾变干。第二部分就是分拣,分三步。第一步,先粗略分类,将没有装袋的干垃圾和混杂其中的湿垃圾分拣出来,第二步,就是破袋处理,其核心技术在刀头,怎么才能精准破袋而又不把玻璃瓶等打碎混入其中是关键。为此,王新德经过了反复实验,尝试了多种材料,机器也更新换代到了第5代。第三步是将破袋后附着在垃圾袋上的湿垃圾与垃圾袋彻底分离,“垃圾袋等塑料经过处理可以用来发电,湿垃圾可变成肥料或碳,但前提是分干净,混在一起会影响后期再利用。”王新德介绍,通过调节传送带速度,传送带上不同质地的垃圾可以自动区分开来。

  上海已经实施垃圾分类了,这样的机器还有市场吗?王新德告诉记者,还有很多填埋场的“陈垃圾”需要处理,同时,由于一些市民在前端垃圾分类时并没有严格分类,在后续处理时,一些垃圾也需要专业设备进行“复核”。

  据了解,老港垃圾填埋场正在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做已填埋垃圾的筛分课题,王新德也受邀参与其中。王新德已经和浙江嘉兴有关部门达成合作意向,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分类机器将在年底赴嘉兴处理已填埋垃圾,防止垃圾污染水质。同时,深圳等地也前来请求技术支持。

  王新德的微信名为“雨过天晴”,这四个字就是他近十年来与垃圾打交道的真实写照。王新德是川沙的一名本土企业家,他的工厂主要生产二次供水产品,生意红火。为何又搞垃圾分类设备?王新德解释,2005年,自己申请了二次供水产品发明专利,产品在奥运场馆和世博场馆中使用,当时有领导问起是否有新型的垃圾分类设备。因此,他萌生了研制垃圾分类机器的想法。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王新德自己画草图,需要查阅英文资料或者电脑绘图的时候,就叫来子女帮忙。这名爱好发明的企业家表示,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尽管研发路上充满坎坷,但自己认定的方向不会动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