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南滇中新区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19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实践证明,没有产业支撑,区域发展就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年来,云南滇中新区围绕“533”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构建起了布局优化、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云南滇中新区抢抓机遇,完成了三大千亿级产业平台搭建。2018年,云南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3.4亿元,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雄安新区未核算数据),增速排名第三。

搭建三大千亿级产业平台

经过四年的发展,云南滇中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石油炼化、新能源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现代物流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

中石油年产1300万吨炼油、云天化年产15万吨聚丙烯和24万吨异辛烷、纽米科技电池隔膜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祥丰金麦化工合成氨、圣奥石化等项目积极推进,安宁工业园区建成云南首个千亿级工业园。

杨林经开区已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健康生态旅游、食品快消品加工为引领的国家级产业聚集区,昆明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北汽新能源)实现首车下线,东风云汽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和江铃新能源汽车总装生产线实现投产,中汽中心高原试验室项目一期建成,年产能达40万辆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园正在形成。

中关村电子城、京东方OLED、中国中药产业园、中铁电建盾构机、昆明宝象临空国际产业园万吨冷链物流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竣工投产,氮化镓微波功率器件、国药中生云南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波顿天然香精香料、宝能临空物流中心、云南出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中心、普洛斯现代仓储物流、丰树物流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加快推进,临空产业园2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千亿级临空产业园雏形初现。

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滇中新区成立后,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到2018年,云南滇中新区基本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目标;2019年上半年,云南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0.02亿元,这份成绩单表明云南滇中新区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为“五年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云南滇中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501.1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23.4亿元,年均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由2016年的1.9%到2017年的26.2%、2018年的5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8.8亿元增长到76.1亿元,年均增长24.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12.1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1764.8亿元。

2019年上半年,云南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2%,工业投资增长2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9.5亿元,增长37.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增长3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72亿元,增长10.3%。民间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幅达130.1%,新区对民间资本、社会资金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4年来,云南滇中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滇中特色,已初步构建具有“全域覆盖、多规合一,山水统筹、产城融合,低碳智慧、绿色发展”鲜明特点的规划体系。东盟产业城、小哨核心区、李其片区、军长片区核心区、嵩明职教基地科教文化产业园、太平新城南部片区等重点片区规划不断完善提升。嵩明—空港片区水、电、路、气、通信、绿地、地下空间及再生水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