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在行动

2019年11月06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水运网

“一体化”这个关键词,在长三角已经热了很久。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提出一周年之际,浙沪合作共建的小洋山北侧的综合开发正式拉开序幕——先期工程Ab区成陆工程动工,项目动工让长三角区域跨省市的港口战略合作再迎实质性进展。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快小洋山北侧的综合开发,对提升我国国际港航竞争能力和世界航运体系地位,探索跨省区域合作新机制,构建长三角全面开放新高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先行。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章义表示,今年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面推进的开局之年。三省一市交通部门凝心聚力,加强铁路、公路、港航、航空等重点领域沟通合作,促进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长三角地区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的机场群和港口群建设尤为关键。去年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民航总局与三省一市签订的《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民航协同发展,努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合作协议》,三省一市以“协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为目标,合力谋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打造长三角机场群,具有良好的基础。2018年长三角区域内各机场完成的旅客吞吐量突破2.5亿人、货邮吞吐量56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9.6%、35.1%,航线网络可直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教授胡昊表示,作为长三角的核心航空枢纽,目前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运营能力均已达到饱和状态,发展面临瓶颈。为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航空交通的巨大需求,亟须提升长三角机场群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形成分工合理、市场定位清晰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胡昊建议,要强化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提升其他区域枢纽机场的带动能力,重点发展国内重点城市和部分国际旅客运输,让南通等地的辅助机场主动承接上海疏解的非国际航空枢纽功能。

港口方面,2018年区域内各港口共完成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6亿吨,占全国的35%,集装箱吞吐量9026万标箱,占全国的36%。而小洋山北侧开发项目动工让长三角区域跨省市的港口战略合作再迎实质性进展。

有专家建议,港口一体化方面,在长三角地区逐步形成“一体两翼”港口群的基础上,应优化港口群的功能分工,突出上海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使其成为长三角港口群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领头羊”;同时,强化周边地区的运输职能,做强苏浙两翼的实体运输功能,使其成为长三角港口群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中转区”。

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全面提升

上海金山与浙江平湖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事实上两地部分乡镇原本就是“一家人”。不少生活在塔港村的“上海人”,其实生在平湖,步行跨过一座小桥就能到达对方的村子。但曾几何时,车辆通行却是沪浙边界上这两个“邻居”共同的困扰。边界处的水泥路桩存在20余年,只能容小汽车勉强通过。最尴尬的当属跨省公交线路,面对“水泥墩子”横竖没法“跨”出那一步。10月14日,挖掘机挥舞手臂,横亘在两村之间的两个路桩被连根拔起。自此,金山与平湖两地边界再无“水泥墩子”挡路。

打通省际断头路,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去年6月,沪苏浙皖签署《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省界断头路的打通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一年,仅上海与浙江平湖、嘉善之间的路桩已拆除20余处。去年10月,长三角首条省际断头路——上海青浦盈淀路与江苏昆山新乐路打通。这条1.29公里道路连通,终结了两地居民行至省界处“只能走小桥、不能开大车”的历史。

在三省一市首批17个断头路项目中,宁宣杭宁国至千秋关段、溧阳至宁德安徽段及宁宣杭狸桥至宣城段安徽省已先行通车,与之相连接的江苏或浙江段项目均于2018年底启动了部分路段的开工建设。黄山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安徽段已开工建设,宁国至安吉高速公路安徽段启动了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工可报告编制和各专题研究。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副主任、研究员刘亭表示,为长三角三省一市率先打通省市界断头路的举措和进展叫好,更期望由此出发,打通更多领域、更多层面种种有形和无形的断头路,让长三角地区的货畅其流、地尽其利、人尽其才,从而大大增强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去应对新一轮大变局下更为严峻的挑战,去赢取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章义认为,当前,长三角交通互联互通还存在协调沟通不充分、工程建设进度不平衡等问题。各地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重大项目对接。

铁路建设加速推进

9月16日,徐州至盐城、连云港至镇江(董集到淮安段)铁路启动联调联试,计划12月15日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徐盐铁路开通运营后,淮安、宿迁两市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高铁时代。10月24日,商合杭铁路商合段、郑阜铁路安徽段列车开始运行试验,两线于11月底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关于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作批复,同意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为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网络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通苏嘉甬铁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中的主骨架之一。8月19日,通苏嘉甬铁路跨杭州湾通道工程地质勘察项目顺利完成。

目前,沪苏湖铁路与通苏嘉甬铁路两条新线正在抓紧推进,力争尽早开工,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运输支撑。

一条条高铁向前延伸,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地,发展红利惠及民生。近十年来,长三角高铁建设“加速度”,开通合宁、合武、甬台温等高铁线路达18条,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万公里,达1056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4171公里,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

但胡昊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社会的深度调研发现,目前长三角地区的高铁网覆盖率仍偏低,且空间分布不平衡,各城市的轨道交通分布仍然比较分散。现有的轨道交通、高铁网络难以满足长三角地区日益增长的城际、市郊出行需求。另外,长三角地区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缺乏跨行政区统筹规划,不同交通模式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胡昊建议,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应优化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交通网络“毛细血管”,完善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各级城镇空间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地铁、市域铁路、城际铁路、高铁”融合发展,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应根据出行需求合理配置和构建“地铁+市域铁路+城际铁路+高铁”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促进该区域便捷高效的出行。同时,加快上海到北部盐城、连云港到南部台州等地区的高铁通道建设,推进沪舟跨海通道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