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红星村抓党建促脱贫侧记

2019年12月04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红星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支撑、大局稳定、提升形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工作思路,做大做强养殖业和种植业。如今的红星村,各项工作已排在全镇前列,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强基固本之花遍地绽放,产业富民之花璀璨盛开,幸福和谐之花竞相怒放,摆脱贫困的梦想正在乡村实现。红星,一个以巾帼为主组成的领路人团队,正在富民强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引领全体村民阔步向前……

2017年2月6日,该镇属有“女强人”之称的人社所所长丛地荣下派到红星村担任支部书记。当时的红星村是全镇“老大难”村。多年来村干部软弱涣散,群众对村干部丝毫没有信任感,干群关系极为紧张,村级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上任后的第三天,丛地荣根据摸排情况,立即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敞开心扉,进一步倾听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对村里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给全村立起了规矩。

2018年7月至9月,该村村支、两委进行了换届,除保留原班子一位计生专干外,产生了支部书记丛地荣、村主任鲁红梅、妇联主席徐成娟、扶贫专干赵燕4位女干部,是全镇女干部最多的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娘子军”。通过选举,把一些新鲜血液补充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群众直面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多个方面。同时,开展群众评议,把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拿到村民之中,让村民们一事一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民一评议,道理讲透了,大家想通了,事情也就好办了。通过民主评议,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增进了干群关系,使群众满意度得到了很大地提升。

思想凝聚力量,思想决定方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全村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武装、提升了服务意识、强化了责任担当,党建促脱贫工作是我村最大的特色。”采访中,村党支部书记丛地荣谈起党建工作,话题便滔滔不绝。

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每月结合支部实际,创新活动主题,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大力推行党员积分管理,严格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每月对党员进行量化考核,并按季度进行公示,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开好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支部按要求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每个党员客观的撰写个人总结,切实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为全村78名党员下发两本书,其中20名流动党员采用邮寄方式,寄回学习心得。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啃下村民脱贫这块硬骨头,必须要有本领过硬的村党组织带头人。

怎么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该村干部扎根基层接地气,贴近民身才能赢得民心。村里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扎根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接地气、贴民心。

一块牌子展主题、一个标志亮身份、一套制度定规范、一本日志记民情、问题上墙解民忧、对面交流连民心,该村把联系服务群众推进到了群众家门口,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在脱贫的道路上,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认识、认同不断增强。

村民汪德成在2017年本人患癌症,女儿是精神分裂症,爱人又患大病,儿媳怀孕,全家人的生活就靠汪海洋一人打零工维持家里生活,却不是贫困户。为了切实帮助村民汪德成摆脱困厄,丛地荣带领村支两委成员多次走进访多户农民,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把本户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通过帮扶,老汪和爱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通对发展产业及就业,增加了收入,使其脱贫更有信心。

千方百计地为贫困群众寻觅致富门路。该村特困群众陈太宝,家里经济十分拮据,连家里的日用品开销,都没有钱去购买。丛地荣与村支两委了解情况后,为他家里购买了三头黑毛猪,并给他家购买了猪饲料。日前,陈太宝的三头黑毛猪喂得膘肥体壮,已准备近期出栏了。从地荣又开始着手给他联系黑毛猪的销路,力争能卖个好价钱。截止目前,通过帮扶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已有64户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该村以丛地荣、鲁红梅等为主的“红色娘子军”党支部积极开展拆危保安工程,开展贫困户“五净一规范”措施,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从2017年至今,村里利用畅通工程、一事一议等项目,建起了农民大舞台广场,修建了6.5米路两条,修建连村路、到组路5条,共计10.9公里。去年4月,当年的上海下放知青中国城镇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教授一行15人,回到红星村重走知青路,感叹良多,他们对红星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尤为惊叹,并对该村的村容村貌给予极大的肯定。

群众利益无小事。村里残疾人吴德良,多次找到村镇反映曹老庄村民组在土地确权不公平公正,原任村干部却反应他是不讲理的难缠户。但通过丛地荣入户走访,了解到当时在任的村干部的确在处理该户土地确权中有出入,把本应该确权的土地,确权在种田大户头上。现在确权书已颁发下来了,想要改变这一事实,必须要到省里查找当时测量土地的专家,来重新测量认定。

个人到省里找专家谈何容易。为了澄清事实,丛地荣先是从村里把一家一户田亩数搞清楚,再请求镇里分管领导和区农委有关负责人一起,来到村里通过召开现场会,逐个了解,分别座谈等形式,前前后后共计开了8次会,功夫不负苦心人,历时3个月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为该户土地纠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年逾八旬的五保老人吴守义,多年来,一直住在村部,吃喝拉撒睡都在一间小房子里,给村部的环境卫生带来了脏乱差现象,几任村干部都说服不了他。丛地荣上任伊始,就询问情况,了解原因。得知吴守义老人的难处后,动员老人到大湖敬老院集中供养,当他不愿意去敬老院的情况下,得知他身边有侄儿侄媳妇孝心。丛地荣就着手申请危改资金,给老人在侄儿侄媳就近处建造房屋,便于他们照应。当老人乔迁新居时,丛地荣还特地买了猪肉、面粉等上门贺喜,吴守义老人乐得合不拢嘴,激动万分。当看到老人乔迁新居,安度晚年,丛地荣这块心里的“石块”终于放下了。

“脱贫战场在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脱贫前线在哪里,党员就冲向哪里。”该镇党委书记、镇长赵以友兴奋地说:“在以‘娘子军’为主的坚强党支部带动下,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生根,红星村基层党建的新成效正汇聚起巨大正能量,为该村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