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安徽灵璧:“光伏+农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2020年01月04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灵璧县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走出一条光伏扶贫带贫的“灵璧模式”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建成1个500千瓦“光伏+农业”脱贫项目,实现了“智能发电+特色农业+农民就业”的精准扶贫。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叠加互补。积极探索“光伏+农场”模式,光伏扶贫农场项目,光伏支架桩距5.5×10米,组件高度抬高到4米以上,利于小型机械化耕种。综合运用光伏组件单板安装、倾斜度等技术,光照率达到70%以上。光伏农场项目有效利用了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同时可以种植中草药、油用牡丹、大棚蔬菜等特色高效农业,让贫困户通过“智能光伏+特色农业+农民就业”的叠加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健全帮扶机制,增收效益显著。建成的“光伏农场”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实行“统一模式、统一管理”。让每个贫困村都拥有自己的“发电厂+特色农场”,实现20年叠加收益。不用户中出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光伏发电净收益,还能优先在农场打工,保证收入的长期稳定;光伏扶贫农场也可以发展农业,山荒地通过土壤改良,具备养殖耕种条件,提高土地的综合使用率。

加强管理维护,确保长效收益。光伏农场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利用荒山荒地、废旧水塘等开垦建设,提高帮扶资金使用效益。配套制定《光伏电站村级管理办法》,明确村级管护主体责任,安排专人看管,定期报告管护情况。同时,搭建光伏扶贫电站云平台,实时监控每个电站发电量、故障报警等情况。

严格公示公告,及时发放到位。在光伏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信息公示公告制度,实行光伏扶贫项目信息常态化公开。制定出台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收入由县供电公司依据实际发电量核算发电收益,并按季度结转到各乡镇财政专户。杜绝养懒汉,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劳动、公益岗的形式获得收益,及时将收益分配打入贫困户一卡通、贫困村账户。(邓朋 付志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