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怒江和澜沧江峡谷两岸开展“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从今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用3年时间种植30万亩特色经济林果,推动各地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将在泸水市低海拔地区发展柑橘、咖啡、芒果等特色水果和绿色香料产业,高海拔冷凉地区发展猕猴桃、苹果等特色水果和特色中药材种植。在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怒江西岸发展草果和其他林下种植产业,东岸发展高山茶叶、油茶、甜龙竹等特色产业;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澜沧江沿岸发展芒果、枇杷、石榴等亚热带水果,高寒冷凉区域发展车厘子、蓝莓种植等浆果种植产业。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还破解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发展难题,培育了一批以贫困群众为主体的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造林专业队,为生态脱贫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记者 李寿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