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毕节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出台“四个三”政策措施,解决企业面临的包括用工紧张、资金不足、复工压力重、原材料短缺等问题,坚持“一县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政策推动落实。
截至2月24日,该市非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241户,复工复产率达100%;规模以上煤矿企业复工复产87个,复工复产率达100%;450个在建省市重点项目复工435个,复工率达97%;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8家,复工复产率达100%。
高位推动
精准服务解难题
毕节市专门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其中,“三个到位”从几个方面给予企业帮助——
坚持减税降费落实到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13项税收优惠政策,为156户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快递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827.09万元;为鼓励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分别调减至16%、0.7%,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在原费率的基础上降低20%,19家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85.6万元,为企业减征社保费用2553.2万元。让企业真正享受政策红利,顺利复工复产达产。
坚持鼓励政策落实到位。截至2月23日,全市共申请延期缴纳税款29户、金额5490.41万元,增强企业复工复产信心。
坚持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加大受影响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政策性担保机构拟为4家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500万元融资担保。强化银行机构信贷服务,为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信贷产品,毕节农商银行对受疫情影响的餐饮、批发零售、物流等提供信贷支持,将“致富时代”“生活时代”信贷产品贷款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4家银行拟对部分中小微企业和医疗物资采购授信31笔、金额3.69亿元。为企业融资信贷注入“强心剂”。
抢抓工期
重大项目复工忙
2月23日上午,总溪河畔,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参建各方有条不紊推进工程建设。
“目前,已经有30多个工作面复工,涉及20多个标段,自2月12日组织相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目前已到位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达900多人。”贵州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公司经理谭其志介绍道,项目部及时调整施工组织方案,抢抓工程进度,确保今年10月前大坝具备下闸蓄水条件。
毕节市紧盯“三个环节”,确保复工复产工作井然有序,通过对全市328个规模工业企业和450个省市重点项目进行梳理,建立复工复产企业项目台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一线“督战”,压实主体职责;紧盯2月25日关键节点重点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率达100%;坚持做好复产、生产、达产,千方百计释放企业生产能力。
破解“三个难题”,确保措施有力。采取“专班统筹、行业调度、分级负责、一日一报”的办法,帮助企业科学组织人员返岗;聚焦物资紧缺,建立健全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通行机制,全力做好煤、电、油、汽、水等要素保障,畅通企业运输渠道;破解疫情防控难题,建立返岗员工健康卡制度,制定落实企业返岗人员登记台账,督促企业对返岗员工流行病学史开展调查,帮助员工健康顺利返岗。
全力生产
企业复产干劲足
流水线高速转动,机械设备精准打胶,车间工人有序分拣…….位于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小坝工业园的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该公司行政主管张力中介绍说:“从目前的员工到岗等情况看,公司已接近正常运行,我们正加快生产,争取超额完成2020年的生产计划。”
毕节市加快“一县一策”,市级和各县(区)分别成立重大工程项目、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批零住餐企业、国有企业、基础设施等8个复工复产专项工作组,适时动态掌握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实施“一园一策”,市级成立5个规上工业企业督促指导组,深入县区开展驻县督导,统筹抓好抓实工业聚集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一企一策”,各县区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分类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全市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包括加快审批、减免租金、延期缴纳税款等,进一步加快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复产进度。(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弘弢 通讯员 文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