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3月17日上午,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项目集中签约暨集中开工仪式在宏华数码喷印装备和耗材生产基地项目地块举行。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出席活动。市府办、发改委等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新区(滨江)、富阳区负责人及两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约150人参加活动。
活动由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王敏主持,高新区(滨江)区委常委、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书记郑迪与正泰集团等4家企业签订意向书,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宏华数码董事长金小团作为企业代表先后发言,富阳区委书记朱党其随后致辞,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宣布开工。
柯吉欣指出,去年8月28日,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进行了揭牌。在两区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特别合作区起步顺利,乘风扬帆,探索特别机制,结出了特别的成果,迈出了强有力的建设步伐。
建设特别合作区是杭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市域”“一张网”“一盘棋”的工作要求,杭州高新区(滨江)充分发挥产业先发优势,立足长远,围绕“延链、补链、强链”,优化特别合作区产业布局。富阳区全力做好空间保障,整理精品产业地块3166亩,同时高标准保障基础设施配套。半年时间来,特别合作区不断探索特别机制,全面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公建配套项目建设,结出了特别成果,这得益于两区优势的叠加,得益于两区党委政府的通力协作。
柯吉欣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要狠抓招商引资。在全市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特别合作区作为两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招商引资是关键,必须大力招引项目、全力促成项目、主动服务项目,着力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的产业有序发展良性循环。
二要狠抓要素保障。两区必须提高站位、强化担当,以“更高格局、更大视野、更实行动”紧密协作,坚持产业为王,围绕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驱动的高新产业导向,进一步完善区域规划、落实空间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成、快速见效,确保产城融合新城市形态早日形成,展现特别合作区的特别速度。
三要狠抓改革创新。作为杭州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特别合作区,两区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更高效的行政审批机制、更顺畅的沟通协商机制和更科学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进特别合作区快速高质量发展,同时为贯彻区域协调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王敏指出,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全社会同舟共济抗击疫情之际,特别合作区抢抓机遇、砥砺前行,承担着高新区(滨江)和富阳区发展新制造业的重要使命,按照“更高格局、更大视野、更实行动”的要求,主攻新制造,实现新发展。要按照周江勇书记要求,特别合作区探索特别机制,结出特别成果,将这次集中开工作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砥砺前行,争取更大实效。今天,我们将一同见证一批优质项目落户特别合作区、一批新制造业项目和配套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推动特别合作区与各界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以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示范区、自主创新拓展区、新制造业先行区”。
富阳区委书记朱党其指出,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项目集中签约暨集中开工仪式,标志着两区合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合作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坚定的步伐,也标志着富阳加快打造杭州市高新制造业示范区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特别合作区成立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更高格局、更大视野、更实行动的指示精神,全力加快项目招引和环境建设,这些必将进一步为富阳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集聚强大的动能,必将进一步为杭州推进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将以本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和集中开工仪式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滨江区精诚合作,全力加快特别合作区和杭州富春湾新城的各项建设。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正泰智慧能源5GW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特别合作区,既是落实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快速响应和有力举措,也是解决正泰光伏产业为满足全球清洁能源市场日益增长产能亟需扩大的需要。正泰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建设好业内最先进的智慧能源数字化工厂和产业示范工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打造一个百亿级的智慧能源产业基地,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添砖加瓦,为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和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助推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增光添彩。
宏华数码董事长金小团表示,自去年11月15日完成签约,只用15天时间就完成了做地、挂牌等系列动作,供地及项目推进速度非常迅速,充分展现了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的优质高效服务。目前,项目一期已落实工业用地近50亩,计划建设8万平方面积的工业数码喷印装备与耗材生产基地,力争在2021年二季度竣工投产。
探索特别机制,结出特别成果。特别合作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特别关心下,在两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更高格局、更大视野、更实行动”指示精神,围绕“一年内全面启动、三年内一批项目建成”工作要求,紧盯招商引资、狠抓要素保障、探索特别机制,力争早日建成“合作发展示范区、自主创新拓展区、新制造业先行区”。
以更高格局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检验建设发展成色的关键标准,将项目实打实落地作为高新区(滨江)支持特别合作区发展的担当。一方面,强化精准招商,建立“大后台+急先锋”的招商工作机制,组建招商小分队走访洽谈项目,项目情况汇总形成详细的项目名录库。另一方面,强化情感招商,面对疫情影响,向名录库企业“嘘寒问暖”,伸出援助之手,以解决企业切实问题、宣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情感联络。已经深入洽谈项目50余个,正泰集团等项目签订意向书。
以更实行动狠抓要素保障。坚持把困难想在前、把问题解决在前,细致排摸特别合作区地上地下情况,逐项分析研究解决办法。区域规划完善提升,优化提升城市规划以更好适配新制造业发展,整理产业用地3166亩。征迁交地进展顺利,灵桥镇已经完成农居搬迁1513户、拆除企业251家、腾出土地4256亩,目前已基本平整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面加快,细致排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将推进灵桥互通迁改工程、富春湾大道等道路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技改提升工作。
以更大视野狠抓改革创新。坚持把理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举措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区已经就利益共享、数据共用问题,进行了深入对接,在操作层面上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办法。特别合作区行政审批机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特别合作区《用地挂牌出让审批流程》《企业注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地块管理标准化意见》等制度。两区沟通协商机制更为顺畅,已经建立两区联席会议制度、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与富春湾新城管委会沟通协调会议制度、专题会议会商制度。
随着一批高标准基础设施项目和首批优质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配套日益完善、区位优势愈发凸显,高新产业生态逐步形成,特别合作区正大踏步走在探索高新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之路上,必将为全市乃至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特别贡献。高新区(滨江)也在这样的特别实践中,不断丰富和输出国家高新区发展经验,努力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聚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徐青青、马晗聪、金飞)
(责编:张丽玮、戴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