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在即,疫情叠加返程高峰,“聚集”正让人员流入地的抗“疫”战局变得更加严峻。在“硬碰硬”的病毒遭遇战前,“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上海的厂区、园区、商区、校区、社区都已绷紧同一根防控弦,“五区”协力筑起基层战“疫”的前线堡垒。
厂区“歼灭战”:筑牢“护城河”、把好“入门关”
筑牢“护城河”,加强对返岗人员的疫情监测。上海海鹰机械厂组织开展防疫工作布置的副厂长宋兵表示,该工厂要求对所有人员在春节期间的动向进行全覆盖、彻底排查和分类管理,并每日实时跟踪员工动向。“春节后返沪人员从到达上海之日起,必须自行在家隔离15天。”
把好“入门关”,体温异常不得入厂区。阿克苏诺贝尔装饰漆上海工厂为应对疫情,采取了如取消访客临时停车等手段控制外来人员入厂。“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且通过门卫室体温检测不高于37.3度方可进厂;货运车辆和班车司机也必须经测温无异常才可驾车进入工厂。”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园区“阵地战”:与时间赛跑、为空间战斗
定时消毒,保障厂区绝对安全。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工厂已做好复工前厂区的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开工后将落实每日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车间的消毒。上海石化将消毒工作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工业水车间、污水预处理车间、控制室、办公室、卫生间、就餐点均进行消毒,甚至对门把手、键盘、鼠标、电话等办公设施都进行了酒精擦拭消毒。
“@所有人,请各单位、部门注意以下通知……”在上海化工区的企业联系群里,化工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晓菊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不停,十天六个关于园区防控疫情的重要通知,园区与企业如何联防联控、返沪人员怎样密切追踪、工作场所如何安全运行……防控措施在紧锣密鼓中走深走细。
返沪人员的管理考验实时性。“有湖北往返史或接触史且在隔离期内的人数、到湖北地区未返沪人数、预计今晚抵沪人数、已电话联系人数、明日回访人数……”对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一串数字最近更新得愈加频繁。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表示,临空园区承担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确保守好门、担好责。
商区“遭遇战”:左手保供应、右手重防护
疫情阴影下,家庭购物需求如何保障?这不仅需要对接源头、加大供应,更需要做好到家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出门采购“不扑空”,在家也能享受新鲜配送。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上海市商务委会同主要批发市场,提前组织留沪经营者加大货源组织力度,提前动员非疫区的返乡经营者返沪进行供货销售。
“多的时候,一天要补七八次货,尽全力确保货架上的蔬果都是满货状态。”盒马鲜生上海大华虎城店的店长周晓说,门店配置了消毒洗手液,定时进行消毒杀菌,还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一次性口罩。
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家乐福内货品满满当当,环境也整洁有序。为了保障消费者和员工的安全,这里的员工每日测体温,全员戴口罩上岗,地面、自动扶梯把手、购物车、购物篮每2小时消毒一次,厕所每1小时消毒一次。
校区“阻击战”:看似“拒之门外”、实是最好防护
“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
暂停校园参观、公共教学楼暂停开放、体育场馆暂停开放……连日来,上海各高校接连发出“拒之门外”的公告,看似“无情”,却是对师生和社会公众的切实保护。各校防控机制有效运行,在同济大学,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防疫网络,以及“学生寝室、社区、班级卫生员——学院(系)公共卫生小组——学校公共卫生委员会”三级防疫网络信息系统迅速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进一步强化对后勤各部门留沪及返校人员跟踪管理,严格执行每日报告制度,防控应对方案因人分类,形成清单。
返乡学生也需跟踪关注。疫情发生后,上海大学技术人员在48小时内完成了“健康之路信息门户”开发及上线工作。该系统可采集全校师生每日身体状况、师生所在城市,申报个人返沪计划和路线等。
社区“攻坚战”: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登记信息是社区防控的第一步。事发紧急,大年初一,闵行区江川街道通宵研发了疫情监管跟踪系统,在线采集重点人员信息,实现了“一人一档”,动态信息实时管理。一张表覆盖20多项登记数据,社区工作人员只要通过手机就能做到针对重点人员的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实现疫情排摸全覆盖,解决数据报送不及时等问题。
疫情来势汹汹考验着基层社区的治理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社区居民有31289户,要求在几天之内完成全覆盖排查,不留死角。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副镇长王培华表示:“上海有很好的基层网络构架基础,加上社区自治的理念,相信能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硬仗。”
每日新华电讯,2020年2月7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