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江苏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下称《江苏实施方案》),标志着江苏正式部署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任务书”和“线路图”。
建好“长三角的江苏”,是江苏一份“沉甸甸”的大事。《江苏实施方案》涵盖了江苏在未来需要落地落实的重点任务、重点事项、重点政策共60条,为百姓带来了交通、就业、医疗等民生“福利包”,明确了江苏作为长三角重镇如何构建区域“一体化”新格局,并对苏州吴江区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给出了具体思路。
交通先行民生“福利包”亮点纷呈
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交通运输出行承担着“先行军”的重要环节。《江苏实施方案》中明确,江苏将围绕打通沿海、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一期、连淮扬镇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北沿江、通苏嘉甬、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合新、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宁淮、盐泰锡常宜、苏锡常快线铁路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加强沿淮、宁杭二通道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还将“发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和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快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介绍,到2025年,江苏将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长三角区域内2小时覆盖、长三角核心城市间1小时通达、都市圈1小时通勤。
在当日发布的《江苏实施方案》中看到,教育一体化发展也将更加深入。在共同打造现代化教育体系方面,江苏将依托城市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鼓励学校跨区域牵手帮扶,深化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利用“互联网+教育”等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推动长三角高校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深化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打造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一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劳动者跨区域流动就业的现象也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社会保险是否能够实现关系顺畅转移、待遇同等享受、服务无缝衔接直接关系着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表示,今年将由江苏人社部门牵头,会同上海、浙江和安徽人社部门,充分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失业保险合作协议,对劳动者在长三角地区内的参保转移接续、待遇核定享受等方面统一政策口径、服务事项和经办流程,形成制度化工作保障。
打通“朋友圈”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介绍,江苏将主动服务、积极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充分集成江苏优势,加强与浙皖战略协同,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体化发展。
为了进一步打通长三角“朋友圈”,江苏将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推进虹桥—昆山—相城深度合作,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顶山—汊河、浦口—南谯区域协作,江宁—博望区域联动,依托苏浙皖交界地区的溧阳市、宜兴市、郎溪县、广德县、长兴县、安吉县和上海白茅岭农场,协同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区建设。毗邻地区班线公交化,定制客运也将随之落地。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认为,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特别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其他一体化发展很重要的基础。江苏将围绕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打造数字长三角,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设备、产品研发、服务创新及综合应用示范。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协同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支持盐城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开展量子通信应用试点。
“我省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将主动加强与沪浙皖科技部门的协同联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蒋洪表示,江苏将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为重要极点,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为支撑,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共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依托优势产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加强跨区域“双创”合作,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共同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示范区”苏州吴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由苏州市吴江区、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两区一县”组成,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作为约占示范区总面积51%的苏州吴江区,将怎样利用“苏州园区经验”,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江苏实施方案》对此给出了一条“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的发展路径,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
其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有机统一,江苏将参与共同制定实施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加强对淀山湖、太浦河等区域的保护。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对生态保护红线以外区域制定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从源头上管控污染源。提升淀山湖、元荡、汾湖沿线生态品质,共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推动改革创新示范,积极探索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一体化制度率先突破、深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的路径,建立有效管用的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费志良表示,江苏将加强与兄弟省市环保规划、政策、工作互通,建立排放标准衔接、监测数据共享、协同监督管理、联合科技攻关的一系列合作机制。“我们的示范区是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和空间载体,对苏州而言这是上级的一份信任、一份重托,更是对我们的一份责任和使命担当,我们既要干好自己的事,做好我们的事,还要帮好邻居的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把示范区建设成为能够引领一体化发展的耀眼明珠。”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沈志栋说。
新华网 2020年04月01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