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叶吐芳华。无为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境内西南部山峦叠嶂、水系丰富,是传统的茶叶产区。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优势,造就了无为茶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无为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设茶产业基地,打响当地茶品牌,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增收路。
清明过后,春茶长势喜人,绿里带黄,嫩生水盈。蜀山镇关河村的茶地上到处都是农户忙碌的身影,趁着好时节采好茶卖个好价钱成为他们的“头等大事”。
据蜀山镇关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童敬芝介绍,别看大家现在干劲十足,2018年之前的关河村存在缺乏品牌意识、销售意识,再加上贫困户信心不足,缺少抱团意识,习惯于单打独斗,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此,该村扶贫工作队在一部分农户及贫困户支持下,成立了“无为县关河沿山种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运作,关河沿山野生茶的品牌得以打响,通过抱团发展,销路广了,价格上去了。目前,关河沿山牌野生茶已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初步建成了种、产、销一体化供销产业链。
该合作社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集中土地千余亩建设茶叶加工基地,并建设了茶叶机加工厂房、茶叶加工流水线。通过雇佣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采茶、加工等工作,为周边贫困政府引导本地茶企发展、推动茶叶扶贫,为贫困户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2019年,有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务工收入15000元。对于自家有茶叶地入股的贫困户,每年可以享受合作社的入股分红,2019年带动126户贫困户分红5.76万元。同时,对于自家生产茶叶但缺乏加工能力与销售渠道的农户,由合作社收购后统一加工销售。
随着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无为市茶叶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截至目前,该市已培育50亩以上茶叶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家,全市茶叶种植面积2.18万亩,其中白茶面积7200亩,全年产茶近350吨,产值达9100万元,有效带动茶农3520户,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1100余人。(杜丹)
(责编:欧恺、金蕾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