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浏阳文家市镇:村级“微治理”撬动大民生

2020年05月07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村民活动广场时而被衣物晾晒占据、村级干道、庭院拐角时常可见生活垃圾,原本在浏阳市文家市镇五神村黄花片常见的这等场景,近期却不常见了。自今年推出“党建+微网格”工作机制以来,文家市镇五神村以“微网格”为单位积极开展“微治理”行动,发动村民通过“微参与”,办理“微实事”,实现村级治理有效。

五神村黄花片区只是文家市镇“微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来,该镇以“党建+微网格”为核心,通过每季“两走遍”,为民“四个一”工作方法,让党员亮身份、联群众、办实事、树威信,成功纾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堵点”“痛点”,以“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网。

每季“两走遍”强联系

疏通需求对接不畅“堵点”

五神村现有村民小组8个,其中有2个小组不仅位置比较偏远、道路设施也差,户子基本都外迁了,村干部反映外迁村民和村上经常处于‘断线’状态。今年来,为改变这种“内外失联”的状态,更好地发挥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更广泛的听取村民需求,五神村将辖区划分为33个微网格,设立8个庭院村民议事会,将村民议事缩小到每一个微网格中。“联村领导每个季度要遍访微网格长,微网格长要走遍联系户”该村村主任孙立权介绍,在每个季度“两走遍”的推进下,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更密切,微网格长的身份感和威信也变得更强。

“每周三是镇村干部的‘集中进网日’”该村党总支书记刘绍林表示,网格镇干部和村干部一起与群众面对面,也同步记录民情,每周将收集到的民情进行集中分析,由村主要负责同志交办或上报解决。同时,实行“一月一个回头看”,看看本月交办的事办得怎么样,对未完成的事建立“遗留问题销号清单”。

“我们648名微网格长心里都要有一本账,通过‘两个走遍’把群众呼声‘入账’,让党员干部‘清账’。”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1+1+N”的形式在每个网格都安排1名党员微网格长、1名网格协理员和N个网格志愿者,做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环境在网格维护,通过能帮即帮、可劝即劝、该报即报,很大程度解决服务半径过大,镇村干部“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的窘境。

为民“四个一”优服务

纾解获得感不强“痛点”

“微网格要落实见效,关键是形成收集意见解决问题的闭环,通过亮身份、办实事,使党员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使群众有获得感。”该镇党委书记谢波表示,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通过“党建+微网格”便民微广播、民情分析会、民意回音墙、民生实事榜的“四个一”管理方法,党员干部随时推送便民信息,随地记下民情民意,及时交办或上报解决民生实事,切实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感和使命感。

微网格长们当“群主”,从“便民微广播”做起,和村民们越走越近,越来越亲。“我就是要做到便民政策信息我的联系户都知道,身边的好人好事我的联系户都来学习”作为五神村黄花支部4号微网格的网格长,刘成每周雷打不动在微信联络群内给联系户子发布温馨提示,每月逐户开展上门走访。群里只要有人发出求助,微网格长就迅速上门走访,他们还把解决的结果通过文字和图片发到群里或者在微网格里公示出来,做到“有图有真相”。今年以来,全镇各联络群内发布微广播推送政策信息、播报好人好事近3000条次,及时收集和回应群众各类诉求600余件,切实提升了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级治理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难事,只有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这一桩桩小事,在村民那里就是一件件大事。”在张贴公示第一季度民生实事办理榜的镇微网格管理中心主任刘金成表示,通过“四个一”工作机制,多讲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能照着做的话,多办群众关心的、需要的、迫切的实事,让“群众需要的事,我们就去做”成为文家市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陈馨伊)

(责编:何萌、唐李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