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滁宁共绘长三角民生“幸福圈”

2020年07月03日 10阅读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0-06-30

上午从滁州出发到南京逛夫子庙品美食,下午悠闲地坐上地铁回滁州,这样的都市圈同城生活,对于如今的安徽滁州市民来说,已成为一种习惯。山水相连、人缘相亲、地缘相近,作为安徽江苏两省的省界毗邻城市,安徽滁州与江苏南京两城间的互动交流由来已久。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源源不断释放民生红利。当长三角相逢“双城记”,又会碰擦出怎样的幸福光芒?

交通先行破行政壁垒

夏日的阳光下,滁宁城际铁路的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辆辆大型施工机械在工地上高效、有序地穿梭运行。作为滁州市的“一号工程”,这条设计时速为120公里的城际铁路全长54.3公里,开工以来就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的“网红”。“这条线建成后,将在滁宁之间形成半小时通勤圈,不但可以串联滁州内部经济组团之间联系,还将加快滁州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速度。”滁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李奎说。

滁宁城际铁路正是滁州市实施“融入大江北战略”,坚持交通先行,打破区域行政阻隔的一个缩影。作为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之一,滁州地处皖东,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而南京江北新区东承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西联皖江城市带,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比翼”大江北,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成为滁州市深度融入长三角,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滁宁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滁宁公交一体化……近30个宁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交通重点项目紧扣同城化主题,加速城市道路无缝对接、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了两地百姓的“都市圈生活”。滁州市明确两个原则:一是主动与南京江北新区对接,把地理上的“无缝对接”转化为思想和观念上的“无缝对接”。二是力求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服务能力水平与南京江北新区做到“等高对接”。

高层互访、都市圈年度峰会、选派干部挂职……在日益频繁的交流合作中,从“机制破壁”到“思想破壁”的跨界一体化探索也不断向纵深迈进。“对标南京,我们在反复思考基础设施怎么建?后期的服务能力如何提升?道路管养、路政怎么和南京对接?”李奎说,与南京的对接融入过程,也在倒逼干部思想观念上的互融互通。

协同创新扬生态之长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滁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境内水系发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86%,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扬生态之长、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护长江生态屏障,是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

初夏时节,位于安徽滁州和江苏南京交界处的池杉湖湿地公园迎来了候鸟繁殖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池杉湖湿地水系经滁河连通长江,是长江的重要生态屏障。”滁州市林业局副局长汪海洋说。以基础共建、资源共保、功能互补、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原则,滁宁两市积极探索跨省协商共建的模式,共同守护池杉湖湿地这片美丽的绿色空间,将池杉湖打造成为集湿地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研究、生态旅游体验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2016年,池杉湖湿地正式加入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此后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申报。6月的长江三角洲水清岸绿,清澈的滁河水蜿蜒曲折200多公里,跨越安徽、江苏两省,在南京投向长江怀抱。

一河跨两省,曾给滁河的生态保护带来挑战。2018年,安徽省与江苏省签署了《关于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合作协议》,通过协同创新,探索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给滁河生态保护带来全新契机。

皖苏两省将滁河陈浅作为考核断面,以生态环境部对滁河陈浅断面的考核结果为依据,实施“谁超标谁补偿,谁达标谁受益”的双向补偿机制。“位于滁州境内的陈浅断面因水质改善达到Ⅲ类水标准,下游的江苏省向上游的安徽省补偿资金2000万元,全部拨付给滁州市,滁州市同时还获得安徽省生态补助资金3000万元。”滁州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张连东说。

为促进跨境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滁州市与滁河下游的南京市、上游的合肥市,以及马鞍山市对接,建立协同治污机制,同步开展联合监测,不断健全补偿资金监管机制。2019年,滁州市7个国家水质考核断面均“达标”。“池杉湖湿地已经成为‘鸟的天堂’,常年栖息和每年经此迁徙的鸟类总数超过十万只,全球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也把‘家’安在了这里。”池杉湖湿地公园负责人韩汇山说,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他们也在探索如何进行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今年计划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莲茶等健康产品链,收入用来反哺湿地保护,同时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共建共享绘长三角“幸福圈”

去年,滁州市来安县人许治平在南京市六合区买了商品房,“每天从家开车十分钟,就可以到池杉湖湿地公园上班。”滁州与南京两地的“同城化”,让许治平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滁州市积极对接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以增加民生获得感、提升幸福感作为落脚点,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的共建共享。

2019年,滁州与南京两市的教育部门出台了《南京市教育局与滁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教育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明确了两地在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管理、教师交流培训、高中学校交流、职业教育等领域加强合作,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两地教育“同频共振”,共同打造“教育一体化名片”。

针对群众看病难题,滁州公立医院与南京知名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和诊疗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智慧医疗,共创“健康滁州”,让两地市民共享优质的医疗资源。滁州市医保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汤亮说,今年,滁州市还将着力在长三角区域医保基金预算、就医协议管理、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等方面加强协作,同时,将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逐步扩大至辖区内县(市),推进医保电子凭证试点,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共建“健康长三角”,拓展长三角民生“幸福圈”。

经济参考报 2020-06-3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