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9月30日,贵阳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上线运行,平台共下设一窗式服务系统、智能咨询系统、一窗式实体大厅管理系统等8个子系统,让办事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那“一网通办”平台具有哪些新功能?办事群众和企业该如何操作?对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又有哪些帮助?现在的运行情况如何?10月31日,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专访了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平,邀请他对“一网通办”平台作一个全面、深刻的解读。
记者:请问下“一网通办”平台的建设背景是什么?
黄平: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一门服务 、一次办成”工作方案的通知》(筑府办发〔2018〕33号)要求,建设贵阳市政务服务大数据运用平台(“一网通办”),以政府数据“聚通用”为抓手,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及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大力推进“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推动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
记者:“一网通办”平台建设了哪些内容?解决了哪些政务难题?
黄平:平台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按照线上线下一体化、前台后台一体化、多渠道办事一体化、多层级联动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完成了一窗式服务系统、智能咨询系统、一窗式实体大厅管理系统、大数据统计分析展示系统、督查督办系统、“一号管理”系统、微信服务系统、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系统8个子系统的建设。
“一网通办”平台将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从“线下跑”向“网上办”、“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 一次办 马上办 就近办”,为持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一网通办”平台下设的8个子系统都有哪些功能?
黄平:“一网通办”平台8个子系统依托贵州省政务服务网,以一窗式服务系统为核心,其他系统为支撑,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场景化,大厅管理规范化,后台流程标准化,服务渠道多样化。
通过“一窗式”服务系统,为政务服务“一窗式”改革办好“一件事”,集成式套餐等综合性、联动性业务办理提供了系统支持,逐步实现群众办事更方便,业务运转更流畅。
通过智能咨询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将群众申办业务时常问、常提的问题收集整改,方便群众通过智能客服解答业务办理的方法、路径,提升群众的体验感。
通过一窗式实体大厅管理系统,对实体大厅人财物进行管理,实现服务水平指标化、管理工作流程化、人员和资产绩效数据化的综合性管理手段,为中心日常管理及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展示系统,实时采集政务服务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数据分类分析,从管理侧、群众侧分别展示贵阳市政务服务的整体情况,并强化分析决策功能,探索为政策制定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督办督查系统,采取收集意见、实际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步骤,对业务办理全流程进行监控,及时回应办事企业群众关切。
通过“一号”管理系统、大厅管理系统,使大厅管理更加规范,更加透明,进一步提升大厅服务水平,为群众办事提供一个更好更优更贴心的线下服务模式。
通过微信服务系统,将预约、排队、查询、申报等事项自助办理延伸到微信端,实现群众足不出户的指尖办事,进一步提升贵阳市政务服务线上服务能力。
通过政务标准化管理系统,对大厅业务办理流程、材料进行规范,实现全市政务服务统一标准,统一流程,进一步整合业务,实现事项联办,为网上可办提供基础性服务。
记者 :“一网通办”平台的建成对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哪些帮助?
黄平:平台建设目的是打造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加强各地区各部门间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积极推进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企业和群众增便利。着力推进企业开办和投资项目审批等提速增效,扎实做好减税降费工作,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过去办事的职能部门一直被人们所诟病“门难进,脸难看,互相推诿打太极”,这一现象在电子政务时代已经逐渐消失了,电子政务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线上快捷的办事效率,不必东奔西跑的找机构送材料,一定程度缓解办事难的烦恼,而且所有办事流程的审批时限、材料清单、步骤查询都有据可循,解决了企业先期毫无头绪无从下手的窘境。
记者:目前“一网通办”平台运营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黄平:平台已进驻307项市级事项,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的多个系统打通,并与13个市自建系统进行了联调测试。该平台的建设,使贵阳市政务服务网上可办事项占比达到99.22%,89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推进“一网通办”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当前还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一是信息孤岛、数据壁垒仍然存在,还需要多点突破、逐一攻关;二是数据接入质量参差不齐,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三是业务需求和数据打通供需不均,还需要上下协同、无缝衔接;四是企业和群众的知晓率还不高,体验感、获得感还不够强。
记者: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什么?
黄平:下一步,市政务服务中心将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解难题”,进一步完善“一网通办”平台的功能,确保至2019年底,贵阳要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100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一次办成”,力争市级自建审批业务系统100%接入该平台,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所需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尽心竭力把“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宣传好,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为打造全国政务服务最优城市,营商环境最佳城市做出应有贡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彭刚刚
(《“一网通办”平台 都有哪些亮点?》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