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最新规划视频发布

2020年07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浦东

  像滴水湖荡起的涟漪,层层向外扩散,形成“一岛五区”的空间布局。近日,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最新规划视频发布,从核心功能区域、文化探索路径到城市地标建筑、交通及生态等多个角度,描绘了这座未来之城的发展方向。

  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核心区位于临港主城区,北至北护城河-三三公路,西至临港大道-白荆路-东海大道,东至东引河-蓝云路-B5路,南至滴水湖,总规划面积19.67平方公里,总建设量1300万平方米,规划常住人口17万人。

  按照“全域统筹、区域联动、生态宜居、高端集聚”的建设要求,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构建以两港快线站点为核心、功能复合的“一岛五区”的空间布局:文化艺术岛、金融功能创新区、中央商务区、跨境国际贸易与国际社区、国际信息产业集聚区、配套产业服务区。

  文化艺术岛即滴水湖北岛,将建设文化艺术展示、艺术品拍卖与交易中心。

  金融功能创新区是现代服务业开放区的首发建设区域,沿滴水湖一环带形成一个集金融、贸易、医疗、航运、保险等综合的金融功能创新区,总用地面积51公顷,形成东西2个九宫格,总建设量14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二环公园带有着城市漫步道、亲水平台、水景广场、滨水步道、花园步道等设施。在二环公园带北侧,是中央商务区,这一区域核心区1平方公里,结合两港快线南站高强度立体化开发,并辐射周边区域范围,倡导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提升国际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总建筑量300万平方米,地标建筑高度300米,最终形成商务办公、研发孵化、金融总部集聚的高层中央景观带。

  继续向外扩散,依次是跨境国际贸易与国际社区、国际信息产业集聚区和配套产业服务区。

  跨境国际贸易与国际社区将积极探索新零售的多种新业务模式,打造休闲娱乐、免税购物、文化展示等商贸功能,形成免税购物城、文化展示、文物拍卖等体验型经济消费场所,加快区域人气集聚和城市功能提升。

  国际信息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主要包括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和漕河泾科技园。其中,一平方公里的漕河泾科技园,以研发中试功能为主。融合开放的信息服务产业,集聚服务全球软件信息产业链的专业团队,建设标志性的国际信息港。

  配套产业服务区以居住功能为基础,为区内产业提供教育、医疗、体育等配套功能服务,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有关人士表示,按此轴线城市的建筑核心功能区域能够提升国际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包括金融总部湾区、CBD城市主核心、复合中心、TOD中央商务区、绿色科技及航空研发组团、金融科技组团等。与此同时,多元化功能城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探索路径,包括演艺艺术拍卖中心、博物馆群、餐饮文化娱乐街区、购物街区、文化探索街区、科技中心、免税购物岛等。

  规划同时强调,统筹考虑区域交通,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对接、加强与浦东机场和市区的快速连接。另外,充分发挥新片区境内关外优势,形成支撑金融、贸易、生产服务、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打造跨境金融中心,推进商贸产业发展,实现国际人才自由港等系列宏伟蓝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