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城市兴。作为长沙经济发展主战场的湖南湘江新区,高位布局,抢抓新经济赛道,从岳麓山下到梅溪湖畔,从湘江西岸到洋湖之滨,以智能汽车与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现代金融、文化旅游、高技术服务业(含总部经济)为代表的“2+3”特色产业链建设发展正高歌猛进。
产业链建设全面加速
在“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中,1200平方公里的新区大地处处呈现出产业链建设全面加速的生动场景。
7月26日,湖南湘江基金小镇迎来三周年生日。作为湖南金融中心孕育的璀璨明珠,湘江基金小镇积极构建以基金产业为主导特色的产业链生态圈,入驻机构263家,基金管理规模达1747亿元,创造税收5000万元。湖南金融中心是新区现代金融产业链发展主阵地,四年来共引进企业396家,以“湘信融”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服务实体,平台入驻各类主体366家,为企业累计授信3亿元。目前,湖南金融中心形成了持牌金融+金融科技+基金小镇+专业服务四柱支撑的产业格局,科技普惠的品牌影响也在不断加大。
7月14日,新区正式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度上半年长沙市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火炬计划”入选企业名单的通知》,同时,“头羊计划”数字交通车载智能终端技术改造项目在三汊矶大桥西汽车充电站正式开工,预示着全国最大规模主动式公交优先系统即将落地;7月6日,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长沙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上进行基于C-V2X技术的车路协同功能测试,正式加入新区智能汽车“朋友圈”;4月30日,智慧公交示范线项目已率先在全国开通运营……新区智能汽车与人工智能产业稳步向前,正朝着将长沙打造成“自动驾驶第一城”的目标努力。
7月11日,湖南首个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产业项目湘江欢乐城正式开园,新区文旅产业再添明珠。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创新探索,不断扩张文旅版图,巴溪洲、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一批“新晋网红”喷涌而出,构建了一条集休闲、娱乐、游览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链,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方式。当前,象鼻窝森林公园、桐溪古镇、洋湖水街等一大批配套项目正在开发建设……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湖南湘江新区正以新的开放姿态,在1200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创造无穷的魅力和活力。
走进今天的梅溪湖国际新城,健康医疗产业朝气蓬勃。6月16日,“智汇梅溪健康未来”湖南湘江新区2020年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大会在梅溪湖畔举行,10大医疗健康领域项目现场签约落子湘江新区国际医疗健康城。以产业为棋、项目为子,新区健康医疗产业链在医疗机构、基因工程、医疗大数据、智慧康养、医疗科技等方面次第花开,已导入湖南省人民医院河西分院、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市口腔医院河西新院等医疗机构;梅溪湖数字健康产业示范园正在建设中,已引进泰康之家·湘园、前海人寿智慧医养项目以及绿地·梅溪湖健康城项目;亿达健康科技产业园一期建成,爱尔全球眼健康科技产业园已启动建设……产业生态圈范围不断扩大,项目落地速度持续提升,健康医疗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高技术服务业(总部经济)产业链中,新区聚焦项目精准引育,上半年大科城新增科创企业522家,注册资金近16亿元,科创企业总数达3640家。成立了大科城法律服务中心,打造全领域、全时空和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链条。组织开展“创客中国”“岳麓·创讲堂”等活动100余场。疫情期间,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1.2亿元、减免房租近2000万元。洋湖片区吸引了湖南省建设设计院、湖南省农信社等30余家大型企业总部和商协会入驻,初步形成总部集聚效应。
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记者昨日从新区产业促进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新区引进产业链项目118个、合同引资约470亿元,产业招商逆势上扬。
亮眼的数据源于坚实的步伐,面对新冠疫情影响,新区通阻点、稳招商,推行“不见面”招商新模式,将“面对面”改为“屏对屏”,对正在洽谈的项目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投资方保持密切联系,开展“线上签约”。3月23日,新区举行“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重大项目签约,签约13大项目;6月5日,新区二季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18个项目;6月16日,在湖南湘江新区2020年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大会上,10大医疗健康领域项目落子湘江新区国际医疗健康城……一系列签约项目紧扣新区“2+3”特色优势产业,为智能汽车及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现代金融、文化旅游、高技术服务业产业链强链、补链再添动能。
与此同时,在“两个转化”的推动下,新区项目建设遍地开花,计划在上半年开工39个项目,实际开工60个项目(含计划外项目);计划在上半年竣工34个项目中,实际竣工52个项目(含计划外项目);亿达健康科技城、卓伯根等17个项目已实现加速推进,提前完成预定目标;23个储备项目均已按要求与项目方进行积极对接。
每一条产业链的现状、优势和特性不一样,发展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各自为战,融合是最好的出路。如何更有效地整合各个企业的资源、将每一条产业链上的全部企业力量统筹起来,推动产业链实现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产业链融合的破题之路上,湖南湘江新区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新区产业链建设结构,出台《湖南湘江新区2020年“2+3”产业链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聚焦“2+3”特色产业链发展,以“1+4”为抓手,围绕1条产业链,设立1名新区委领导为链长、1个新区部门(单位)牵头组织、1个国有公司为实施主体、新区产业促进局1个处室负责1条链的日常调度工作机制。
在7月26日新区召开的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湖南湘江新区进一步明确下一步产业链建设工作,将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基础上,要加大力度融链,实现产业链融合发展。通过加强产业项目包装、设计、策划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2+3”产业链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链长、牵头部门、国有公司及产业促进局相关处室的作用;围绕投资规模、行业地位、科技含量、落地速度和产出效益等五个方面推动产业建设标志性项目取得实效;强力突破落地项目建设瓶颈,主动寻找问题症结;此外,新区还将通过提升政务效率、人居环境国际化水平、加强权益保障来提升招商魅力,依托大科城加强人才培育,加大创新创业力度,以产业协同、片区联动、资源整合、构建生态市场来增强新区主导产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