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铜仁市:“民心党建”凝心聚力 权益保障直达基层

2020年07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贵州日报

■黄孚宏

基 层 党 建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铜仁市加强党建引领,不断增强产业工人先进性,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切实做好保障服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党建引领 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党建引领是根本。出台《新时期铜仁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政治建设的突出地位。

依托“新时代工人(职工)讲习所”、职工之家等载体,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增强主人翁意识。2019以来,组织各级劳模工匠、优秀职工在企业开展讲习活动138场次,参与人数达1万多人次。

以“民心党建”为载体,搭建“智慧党建”平台,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存量”分类建、“增量”有序接、“变量”科学管的“三量”改革,实现有党员的100%建立党组织,没有党员的100%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不断壮大非公企业产业工人党员队伍。

弘扬劳模精神,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时代主旋律。截至目前,开展劳模上讲堂活动80余场次,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

赋能成长 提升积极性创造性

以劳动技能竞赛活动为抓手和平台,大力开展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技能竞赛,着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挖掘技术人才,调动和激发广大产业工人建功新时代的主动性创造性。2019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劳动技能竞赛活动16场次,参与9735人次。

重点围绕企业岗位和发展需要、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工作需要、城乡劳动者创业需要等,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全面提升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技能人才总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已创建80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85514人次。

积极推动“铜仁工匠”培育工作,现已培育“贵州工匠”2名,“铜仁工匠”42人,产业工人占比达99%。同时积极创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现已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

完善技能人才发展制度,对取得工程技术类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按大专、本科学历参加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截至目前,全市共通过国家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初级工5623人,中级工3741人,高级工620人。

服务保障 筑牢权益网生活网

成立铜仁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统筹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求企业与工人签订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保障事项书面协议。目前,全市签订集体合同的单位共1585家。

进一步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职工能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大力推进厂务公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建立工会、银行、商户三方合作机制,推行工会会员服务卡,现已办理16.43万张,签约特惠商户240余家、服务网点达600余个,工会会员在特惠商户消费交易金额达1.3余亿元,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让产业工人享受工会提供的各项普惠服务。

积极开展全国、省级职工书屋创建工作,丰富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小家)11家、省级职工之家(小家)36家,创建全国职工书屋11家,省级职工书屋61家。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