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开发区”)12家上市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38.9%,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5个百分点。
12家上市企业逆势增长,得益于它们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与他们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密不可分——
两年前,余杭在开发区成立了老板集团、贝达药业、春风动力等上市企业党组织为成员的“余杭上市企业党建红盟”,以党建引领发展。
在“余杭上市企业党建红盟”的标杆效应下,7月29日,余杭开发区家纺产业链党建联盟、大孵化器党委正式成立,党建又增新内涵。
固链强链补链
推动家纺产业链提档升级
家纺服装产业是余杭区传统支柱产业,当前正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
在余杭开发区内,集聚了众多家纺企业,还拥有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但与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相比,家纺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以出口为导向的余杭开发区家纺产业遭受冲击。
在如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家纺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家纺产业高质量发展?余杭开发区家纺产业链党建联盟应运而生。
余杭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叶华介绍,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指引,通过家纺产业链党建联盟有效运行,不断固链、强链、补链,促进传统行业提档升级,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人才共管、活动共办、保障共担、协同创新,促进上下游联动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以点及面推动家纺产业链党建工作全域提升、全面提质,打造东部崛起党建新样板。
着眼于推动家纺产业链党建联盟目标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该党建联盟将对联盟成员单位重点实施组织、数字、科技、创新和服务“五大赋能”。
比如,余杭开发区还将设立“携手相链”讲堂,定期邀请行业专家、领军人物、龙头企业、协会负责人等为家纺产业链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分享;搭建产学研共享平台,推进家纺产业链企业与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优势高校、科研站所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等。
发布三项党建联盟服务
党建引领推动跨行业交流
为给家纺产业链赋能,当天,余杭开发区发布了知识产权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和全球速卖通一站式服务三项党建联盟服务。
据了解,缺乏知识产权领域知识、知识产权维权难度大,是很多家纺企业的痛点。余杭开发区正与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合作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协助家纺产业链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方案策划等。
此外,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仟金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诺服务余杭家纺产业企业,服务费优惠20%;提供全球速卖通一站式服务的机构,承诺给予余杭家纺企业培训、孵化、跨境电商开店等服务费30%优惠。
而在成员单位看来,余杭开发区家纺产业链党建联盟的党建统领作用更为关键。
该党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浙江布言布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说,家纺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非常需要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验,而余杭开发区在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有很多上市企业,并组建了“上市红盟”。“有了党建联盟,我们可以通过党组织渠道更多地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技术创新、数字化发展等,渠道会更畅通。”
推进“大孵化器”战略
完善产业+党建“双孵化”机制
当前,余杭开发区正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坚持“把创新空间建起来是硬道理”,大力推进创新空间的建设、改造。
今年以来,已新增园区6个,新增创新空间面积33.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余杭开发区共拥有各类园区36个,面积212万平方米。
科创园区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促进科创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7月29日,余杭开发区大孵化器党委正式成立。
蒋叶华介绍,成立大孵化器党委,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科创园区产业孵化+党建孵化的“双孵化”机制,加速实现“两个覆盖”,领导园区群团工作,依托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茧space大孵化器党群服务驿站及各园区运营服务中心等阵地服务功能,实施“双创红领”梯队培育计划,加强党务专精人才培养。
与此同时,大孵化器党委将整合科创园区资源,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创新人才支撑、创业服务协同,在党建引领发展、技术创新研发、创业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动共建合作。
站在新的起点,余杭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的思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指引,不断深耕开发区“上市红盟、党群服务驿站、跟党一起创业”三大党建品牌,做细做实上市红盟“五大工程”和产业链党建、孵化器党建工作,打造东部崛起党建新样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