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单后到现场查看,并进行裂缝修复,已按时完成修复。”这是近日在浦东“城市大脑—道路管养平台”对一起道路病害处置过程的描述。从发现、派单到结案,整个过程都可以在平台上显示和追溯,为打造精品示范路提供了支撑。
为全面提升精细化管养标准,道路管养部门积极推广智慧管养理念,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手段提高道路巡查频次、处置效率,利用智能巡检车为道路路况进行体检,通过图像智能识别来发现各类可见的病害和缺陷。浦东正在建设的“城市大脑—道路管养平台”,围绕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以上海市城市坐标地图为底图,叠加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公路影像,搭建浦东公路GIS地图,建立“一路一档”电子基础信息库,运用物联感知、视频巡查、大数据分析,持续提高“发现病害、快速处置、分析研判”的能力,在道路病害发现处置、道路维修科学研判、养护企业信用监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除了推广智慧管养,在精品示范路的建设上还体现出生态利民、温暖宜行等特点。比如,芳甸路、申滨路等道路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建健身步道,设置休闲座椅便民利民。
自2018年全市开展创建精品示范路以来,上海已成功创建122条精品示范路,今年将继续创建100条精品示范路。仅在去年,新区陆家嘴环路、芳甸路(锦绣路-花木路)、世博大道(雪野二路-内环高架路)、申迪西路(申迪北路-申迪南路)和申迪北路(探索路-申迪西路)等5条城市道路被评为上海市精品示范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